美文网首页虎妈猫爸,我们来聊聊教育这件事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你知道吗?用爱和智慧可以唤醒“沉睡”的孩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

你知道吗?用爱和智慧可以唤醒“沉睡”的孩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

作者: 行者带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12:37 被阅读27次

          李悦儿,一个用生命做教育的老师,一个儿童教育专家,喜爱教孩子们画画。经典作品《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孩子们的心声,也是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李悦儿用生动的语言,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为父母老师和孩子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合乎人性的理性平台。一起来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做天使,不做上帝”!

    “她睡着了”

        她叫杨一帆,一个五岁的女孩。她的爷爷奶奶从她出生起,就把她抱在怀里,不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读那些感兴趣的东西,更不让她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害怕被其他小孩欺负,杨一帆被爷爷奶奶带成了“问题孩子”。她的妈妈因为她不够灵活而把她送到了我们的绘画中心。她刚来的时候像“睡着了”一样,根本不动手画画。这个孩子很少被感动,很少有痛苦,也很少有愉快。当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她的妈妈时,她妈妈以为我说她的孩子是智障,在我讲清智障与不会使用自己的肢体和大脑不一样时,她才舒了一口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孩子从父母家接回家里。

        父母也需要教育和成长。杨一帆的妈妈不理解儿童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儿童成长这样的道理,只知道画画可以开发孩子的智能,就找来简笔画逼孩子一只小鸟画5遍,直到完全背下来。机械式的画画,让孩子的情况变得更糟,孩子对绘画感到厌烦,只要妈妈不在她就什么都不画了。如果一个孩子在成人的面前才去做一件事,而成人走了马上就不做。那说明这件事是成人需要的,而不是孩子需要的。没有人能将自己讨厌的事情做好,儿童更是这样。由于他们不会掩盖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他们表达出来的状态一定是他们最真实的本质,那就是喜欢的事情一定会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就一定不会做。

    “唤醒”

        我想唤醒杨一帆。有一天,到了评画的时间,我专门安排了点击的方式去评画,就是将画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一起来到黑板跟前,认为哪幅画画得最好,就用小树棍在画面点击一下,哪幅画被点击的次数最多,作者就算优胜。杨一帆一动不动的坐着,好像周围的事物都和她无关。我对她说:“你也来试一试”,她惶恐不安的走了上来。接过小棒,在一幅画上面点了一下。全班的孩子都为她鼓掌。杨一帆像是突然醒了过来,下去了,上来,下去了,上来,重复了五次,并且点击同一幅画。

        一天我们讲了《三颗纽扣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木匠为自己造了一所带轱辘的房子,每天拉着房子挣钱糊口。一天晚上,外面下起了大雨,他听到有人敲门, 发现是一个乞丐,乞丐说:“让我进来吧,既然能容下一个,就能容下两个”,三颗纽扣听了把门打开,让他进来,随后又来了一个领着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后来了一个国王以及国王牵着的马和他的大臣,侍卫。暴雨下了一夜,一声鸟鸣,天光泛白,国王被三颗纽扣感动了,心中的爱被唤醒。他说:“为什么这间小屋能够装下这么多人还不显得拥挤呢?”原来是主人的爱心,因为他的爱没有边际,所以小屋的容量也没有边际。我们用凳子在教室中间搭了小屋,让孩子们扮演三颗纽扣,扮演乞丐,国王.....孩子们玩疯了,你会发现杨一帆也在其中,大家都已经忘记了他曾是站在拐角里目光发呆的那个孩子。

        一天,杨一帆的爸爸来接孩子,看到了杨一帆画的三颗纽扣的画,脸拉了下来说:“李老师,我的孩子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新东西,可是一个多月了也没有见你教她什么,在家里,她画了半年的房子和花,在这里画的还是房子和花!”我让他观察孩子以前画的画和三颗纽扣的画的区别。以前,杨一帆的画,只是一些符号,那里没有任何心灵的触动。现在她画的是她内心的情感和她想要表达的语言,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心灵被激活了,你发现了吗?

    欣赏“美丽”心灵

        孩子的心灵有了温度,有了情感,我们要给孩子表达情感的机会,我们成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去感受孩子,接纳孩子。有天早晨我正准备上课,杨一帆来了,脸拉得很长,一副及其严肃的样子,正要跟她说话,突然发现她的手里有个东西,手一扬,掉在了我的脚边,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小海贝,我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这个东西肯定是送给我的。孩子的行为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这个东西就是送给我的,我非常开心,对她说:“谢谢你这个礼物,我非常喜欢”,我亲了一下小海贝,孩子如释重负的长吁了一口气,走向了自己的座位。   

    做“天使”,不做“上帝”

        我们成人习惯扮演“上帝”,习惯了对孩子颐指气使,让他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就像是我们的私有物一样,孩子是我们的吗?还是属于他自己?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想法,有他自己需要完成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只是陪伴。我们做天使,不做上帝,与孩子平等的相处,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放下我们所谓的父母架子,用一种平等心,平等的关系和孩子相处,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 ! 

        每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谢和爱,我们只需要欣赏孩子们“美丽”的心灵,表达对他们的爱。

          做“天使”,不做“上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知道吗?用爱和智慧可以唤醒“沉睡”的孩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mz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