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急不得,切莫揠苗助长,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节奏,耐心陪孩子成长。
教育慢不得,太慢让孩子落后,要时刻引领孩子进步,不断更新孩子的认知。
(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1.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了吗?
作为教师应该按照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流,要有一个边界意识。更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人没有办法完全代替父母,父母要承担父母的责任,教师只能承担教师的责任。
学校需要有一种家庭教育的意识,借助一些优秀学生的父母去影响带动更多的父母,让更多的父母增强家庭教育的意识。孩子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存在不同的问题。老师要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孩子的父母一些更专业,更具体,更可行的建议。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的事情,也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学校和老师可以帮助家长共同去教育孩子,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2.孩子有厌学情绪,该如何指导?
孩子对读书的意义产生怀疑,可能跟家庭的氛围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父母都不读书,要求孩子很喜欢读书,这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在孩子读书的时候,父母总是忙着玩,忙着聊天儿,忙着说话,家庭里面完全没有读书的氛围,孩子自然会对读书的意义产生怀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对读书产生怀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们有时也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产生怀疑,这种疑问会伴随我们终生。当孩子在怀疑读书是否有意义的时候,正好是我们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最佳时机。
当然,父母还需要跟孩子的老师有一些沟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内的学习情况,情绪状况,跟同学的交往状况。是不是其他问题使他产生了学习没有意义的想法。

3.孩子写作业为什么拖拉?
父母应该先问问自己:你为什么会让孩子这样?为什么让孩子回家之后先玩这个,玩那个?是自己接孩子回家吗?自己在管理孩子的作息吗,还是把孩子交给了老人,交给了电视,交给了游戏?
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再做次重要的事情,完成次重要的事情之后,孩子才可以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父母跟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是不对等的,父母要对孩子的成长承担重要的责任。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要有一种判断力。
有规律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家庭里面,有规律的生活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法则,家庭必须毫无条件地执行这样的家庭法则。
父母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不能推卸教育孩子的责任,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智慧的去帮助,提醒,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真的需要反省,反省自己为孩子做了什么,有些付出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有些责任也是自己必须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