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白天在班上遇到了一摊子破事,心情很不好,回到家本想着瘫在沙发上打几把游戏,一开门就看到老婆怒气冲冲的脸。你还没说话,她就噼里啪啦地抱怨起来:“我和你说过多少遍了袜子不要反着脱,我每次晾袜子都要给你一只一只翻过来,费了老半天劲,今天翻的时候宝宝又在那里哭,把吃的全洒到地毯上了...”你一下子怒火中烧,忍了一天的脾气全上来了,你吼道:“我每天上班累得要死,哪有时间管袜子是正着脱反着脱,谁让你翻过来晾了?”
又或者,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最近男朋友不知道在忙什么,好几天没有主动给你发消息了。你按捺不住想他的迫切心情,给他拨去了语音通话。但想念的话还没表达十分之一,他就说他还有事匆匆挂断了。你有些委屈,还有些生气,你发微信质问他:”你为什么都不主动给我发消息?”结果对方回复“你就不能有点自己的事情做吗?”你顿时火冒三丈:“你什么意思,我想你这叫做没事情做吗?你有事情做,那你怎么还有空在朋友圈给别人点赞?”
如果有心观察,类似的争吵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不管是在地铁上、巷子口还是家里的饭桌旁。很多人对此习以为常,甚至认为生活本身就是充满了抱怨与指责的。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朋友、在同事面前保持那个理性的自己,却在面对父母、面对伴侣、面对孩子的时候失去了耐心呢?是不是我们只有在不那么重要的人面前,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需要自己负责,而当我们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时候,却总是下意识地把责任丢给他们,渴望由他们来拯救我们呢?
我们不知道,当我们把宣泄情绪当做在与他人沟通时,这种单方面的表达很容易忽略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这并不是双向的沟通,而是单向的语言暴力。既然是暴力,结果又怎会理想呢?
那些曾经恩爱的夫妻,在柴米油盐生活的重担下肆无忌惮地向对方发泄自己的不满,最后落得日渐生疏甚至离婚收场。那些原本亲密的母子,在各自不同的观念与立场下任性粗暴地向对方宣泄自己的失望,最后落得心灰意冷甚至默默无言。
为何要这样折磨自己折磨所爱的人呢?我们明明可以成熟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通过理性的沟通表达我们的需要和期望,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当我们自己情绪稳定了,就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多温柔与体谅,让他们更爱我们,更离不开我们,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呀。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情绪是我们为了更好地生存进化而来的特质,我们这一生都会与它作伴,它就像一阵风,吹来了又走了。所以,当情绪汹涌来袭的时候,不要紧张,你越是想摆脱它它就会越张狂,试着把它当成你的孩子,接受它,在心底给它一个拥抱,仔细感受它给你带来的身体和心绪的变化。
尽可能地放慢呼吸,缓缓地吸气,缓缓地呼气。你或许不能很快就平静下来,你可能会感到强烈的委屈,因为你潜意识里觉得都是那件事或者那个人导致了你现在糟糕的感受。
那听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小A今天有个约会,她一大早就起床洗漱化妆,穿上了那件最喜欢的白色连衣裙。因为很看重守时,小A提前一个小时就出发了。到了约定的百货商场,小A一直等啊等啊等,结果约定时间过了半个小时,对方才急急忙忙地赶来。小A非常生气,她觉得对方根本没有重视这场约会。对方向她道歉,她一言不发,脸色很难看。
同一天,小B也有个约会,但小B是个马大哈,一大早就睡过了头。她手忙脚乱草草洗漱完毕,蹬上她的二轮车气喘吁吁地赶到约定地点,最后迟到了一刻钟。但小B在约定地点瞅了一圈,发现对方还没来,暗自庆幸,赶紧找了个洗手间确认下仪容。她重新扎了下马尾,补了点唇膏,出来的时候刚好看到对方也到了,小B特别开心,笑嘻嘻地飞扑了上去。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意识到了呢。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指出,他人的行为只是外在的刺激,感受真正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
我们总是想要追究到底是谁的错,这是因为我们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孩童时期,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分为二那么简单,还存在着广阔的灰色空间。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追究是非对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深矛盾。回想一下我们被别人指责的时候,是不是发自内心地抗拒,忍不住去反驳,或者干脆装作听不见呢?总之,不是什么积极的回应。
同理,那个被我们指责的人也是同样的感受。
你或许会希望对方能够听出你话语中的潜台词,领会背后真正的意图。但是,人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产生的抗拒都是本能的,我们自己都是由着性子说话,又如何要求别人呢?如果别人和我们一样也不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当他听了我们的指责对我们进行反击,两个人互相进行言语攻击,这争吵可就没完没了了。
为了避免恶性循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遏制住自己指责与抱怨的冲动,想一想到底是自己的什么需要和期待没有得到满足,然后坦诚地告诉对方。男朋友顾着打游戏不理你,不要说”你天天就知道玩游戏“,可以说“人家想你多陪陪我嘛”。孩子吃饭的时候挑食,不要说“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挑食”,可以说“可以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不喜欢吃青菜吗?你不吃妈妈觉得很伤心,因为妈妈精心准备了这些菜,就是希望我的宝贝能营养均衡快快长高。”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有些说不出口?
据我观察,但凡那些经常吵架的家庭,都是因为好听的话说不出口,难听的话连珠炮似的蹦,而那些家庭氛围温馨和谐的,都是把“儿子,你真棒”“老公,谢谢你”“老婆,我想你了”随口放在嘴边的。说到底,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内心不都渴望着别人的爱与肯定吗?这是我们一生都在追寻的美好。可为什么当我们面对最亲最爱的人,言语却如此吝啬呢?
有人会说,说出来有什么用?嘿,你还别说,真的有用。按照心理学的自我实现预言——人会不自觉的按照既定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使得预言发生。换句话说,如果你经常夸奖自己的老公,他很可能就会变得越来越棒;如果你经常贬低自己的小孩,他很可能就会让你越来越不满意,因为他会将你的话信以为真,以为自己就是那么差劲。
那么,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了吗?你可能会说,“大道理我都懂,但我一上头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你说得没错,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何情绪化的争吵屡见不鲜,难以遏制的原因。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
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大脑除了“本能”系统以外还有“自控”系统,我们可以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选择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很多人处理情绪经常被本能左右,把自控抛到了九霄云外,相当于将主动权完全丢给了局部的大脑组织,任由它操纵自己的生活。如果偶尔几次失控,倒也不会损失什么,若是习惯于遵从本能去生活,那这一生恐怕是再被动不过了。
想想我们总是抱怨世界抱怨他人,是因为这个世界真的那么糟糕吗?是因为对方真的无可救药吗?还是说,是因为我们无法接受那个面对问题不知所措的自己,无法接受那个感觉又懦弱又渺小的自己呢?
拿回主动权,是处理情绪最重要的一步。
我想,也是我们获得幸福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