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舷窗外是灯火通明的城市,而其上是一望无际的星空。
里尔克坐在纽约市第三飞行站的一架波音909飞机里,看着窗外城市上空的星空浮想联翩。里尔克今年43岁,体型偏瘦,身高六英尺左右。只见他穿着一身黑色西服,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沉思的目光穿过灰色的智能眼镜镜片到达窗外的夜空。
黑洞——这个曾经让无数物理学家痴迷的话题,如今终于基本被人类掌控。里尔克带领的团队最近就在可控黑洞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如今是2073年,地球划分成了五大联盟。而北美洲联盟的里尔克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家。纽约——这个曾经美国的第一大都市,如今是北美联盟东岸区的核心都市之一。
里尔克要坐飞机去哪里呢?这要从昨天说起。
昨天下午,从研究所楼顶坐城际飞车回到家,里尔克一进门就听到Kiri智能系统的欢迎,音响开始播放他喜欢的轻音乐。在里尔克坐下后,Kiri根据里尔克平静的姿态,适时告诉他今天收到了一封量子加密邮件。
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因为如果有人给里尔克的家庭智能系统发送邮件,里尔克总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眼镜看到这个消息。而量子加密邮件是不同的,它只能被特定的终端系统接收,不会出现同步推送消息。
里尔克知道,量子加密邮件通常是科研机构用来传送机密数据的。但他往往是在研究所收到这些邮件,这是第一次在家收到这种高度机密的邮件。里尔克感到很好奇,告诉Kiri打开邮件。随后面前的全息影像出现了“北美洲联盟管理局”的字样,这让里尔克感到非常诧异。
阅读之后,他得知是管理局最近正秘密进行一项名为“‘吹箭’计划”的军事计划,计划的实验地点在阿拉斯加荒原地带。而他们紧急需要用到里尔克最近关于可控黑洞的科研成果,希望他前去帮助。
“军事实验……需要用到可控黑洞……究竟是什么用途呢?”里尔克百思不得其解。
里尔克不认为军方是要用在武器上,因为凭借黑洞的威力,造成的破坏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把它作为炸弹,那么核弹就像是过年时小孩放的鞭炮一样,这明显违反了“全球同盟人道委员会”的协议书。
里尔克整理了行李,决定明天将研究所的事物安排好,傍晚就出发。
(二)
凭借着强劲的核动力引擎,909客机在空中风驰电掣,不到一小时就到达了阿拉斯加区西北部的第六联盟机场。
机场的地下是四通八达的磁悬浮轨道,轨道上奔驰的无数个轨道车略大于普通的轿车,可以根据乘客的需要,随时上轨道出发。轨道里是真空的,所以阻力非常小,车辆能够轻松地到达极高的速度。
里尔克直接到达了位于地下的轨道车站。然后他坐进了车厢里,车厢的布置温馨而整洁。车厢四周的玻璃可以调节透明度,中间有一个全息显示器,还有一个带桌面的智能椅。智能椅旁边放着一个自动贩卖机,里面有饮料和零食,在线支付购买后就会自动传送到桌面上。
里尔克通过智能眼镜操纵全息影像显示的车辆系统,选择了目的地——诺阿塔克站。
轨道车随即启动,里尔克平稳地躺在椅子上,没有感到丝毫的颤动。轨道车在匝道三十秒内突破了音速,达到了标准速度,随后并入到主干轨道。
半小时后,里尔克到达了西北方向的诺阿塔克车站。走出车站后,接待里尔克的是几名穿着绿色防护服的联盟军,联盟军开车带他来到了实验基地。基地坐落于一片无垠的荒原之中,远处是低矮的群山。
由于已经到了晚上十点,里尔克被安顿进了一个房间,明天再与项目主管人员见面。
第二天上午用过早餐,里尔克就前往了实验室。
推开实验室的门,里尔克发现实验室的大小像是一间大学的教室,里面有十几个穿着工作服的人在忙碌着。随后主管“吹箭”计划的物理学家——杰森教授接待了里尔克。
杰森身穿卡其色的衣服,身材矮壮。他今年五十岁,头发却依然乌黑茂密。在他旁边是一个二十五岁左右年纪的瘦高男人,名叫迈克。迈克是杰森的得力助手,也是实验室的核心成员之一。
杰森告诉他,他们看了里尔克发表的论文,对可控黑洞非常感兴趣。
“那么,‘吹箭’计划要用可控黑洞做什么呢?”在片刻寒暄之后,里尔克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吹箭’计划提出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我们一直在这个基地进行实验。”杰森邀请里尔克坐在一个椅子上,慢慢听他介绍。
“吹箭”计划实际上是北美联盟科技署立项的一项超速运送实验。计划建造一个管状通道,在里面放上磁悬浮轨道,在轨道一端放置运输舱。然后通过在另一端迅速制造大量真空空间,来使得运输舱的一段产生超强气压,将运输舱如“吹箭”一般发射出去,以此达到极高的速度。
“所以,你们的速度一直没有达到对吗?”里尔克思考了一会问道。
“是的,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制造如此大量的真空。”
里尔克看向杰森的茶色眼镜说道:“所以你们想用黑洞来吸收空气。”
杰森缓缓地点头。
(三)
介绍之后,杰森、迈克带着里尔克来到了实验场。
实验场是一片方圆五公里左右的水泥地。只见场地中摆着一个无限延长的透明管道,管道直径约五米左右,管道中是磁悬浮铁轨。只见轨道起始端的轨道上停放着实验用的运输车,车辆长约两米,呈梭形。车的一端尖锐无比,而另一端则是喇叭的形状,中间是空的,用“吹箭”来形容真的是合适无比。
“来吧,让我们上车。”杰森不顾里尔克的诧异,拽着他走向管道的起始端。只见管道打开了一个门,三人一齐进入到“吹箭”车中,紧接着管道门自动关闭上了。
“好了, 我们要前往另一端了,你可不要害怕。”杰森一边说,一边把里尔克推进了对乘客起保护作用的安全舱里。安全舱四周都是缓冲物,将乘客牢牢地包裹在里面。
里尔克还没反应过来,就感到背后传来了巨大的推力——显然,“吹箭”已经运行起来了。
里尔克通过连接车辆系统的眼镜看向车外,只见周围的景色迅速变成了抽象画,进而变成了绿色、蓝色两种颜色。里尔克知道,那是天和地面的颜色。
过了两分钟左右,里尔克感到身体前面的压力逐渐增大——“吹箭”车开始减速了。
“减速是通过磁电完成的。”杰森用语音通话解释道。
到达另一端,三人从管道里走了出来。这是另一处实验场地,位于之前场地的八十公里之外。
三人沿着管道走到了管道的另一端,只见这一端伸进一个房屋一般的机箱里。机箱高约七米,占地面积约八十平方米。三人一齐走进了机箱,只见机箱里是各种巨大的机器和全息显示器。
“这……这是黑洞发生器。”里尔克一眼认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没错,我们根据你的论文,把基本设备都做好了。”
“没想到你们准备的如此周全。”里尔克对“吹箭”计划人员的用心感到钦佩。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如何控制更高量级的黑洞,只能等你来驾驭了。”杰森微笑着说。
里尔克在机箱里来回走动,观察着设备的布置。只见在黑洞生成端,有两个天线一般的金属柱伸进了管道里,这正是对撞粒子的出口。在两个金属柱的中间,将会产生一个可控的小型黑洞。
“如果可以开始实验了,请你告诉我们。”杰森说道。
里尔克点点头,他们就先驱车离开了,留下里尔克一人熟悉设备。
只用了一下午的时间,里尔克就检查完了设备的可用性,并且在晚上十点,成功制造了一个微型可控黑洞。黑洞持续了约万分之零点零零三毫秒,并未产生太大影响。
随后,里尔克满意地驱车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天亮,里尔克认为可以开始试验了。
里尔克先是将黑洞的持续时间加到千分之五毫秒,轨道里的空气被迅速抽空,轨道车轻易地突破了一千米每秒。
由于设备的限制,每次实验都需要三小时进行布置,所以每天只能进行四次实验。里尔克每天不断地进行实验,试图找到黑洞量级与运输车峰速的公式。
一天,迈克单独来到了机箱里。在一阵攀谈过后,迈克用近似玩笑的口吻问里尔克:“里尔克先生,你说如果黑洞足够大,会不会让运输车达到光速呢?”
“嗯,这个是有可能的。不过如此大的黑洞,是很难控制的。”里尔克感觉这个问题着实有些幼稚,因为如果运输车达到光速,那么这种程度的黑洞是很难湮灭的,闹不好就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然而里尔克感觉这不过是迈克的一个玩笑,也就笑笑作罢。
(四)
实验进行到第八天。这天早上,里尔克一如往常的来到实验场地进行实验。
里尔克继续之前的实验,调整设备,准备将黑洞再次增加一个量级。
“里尔克先生,运输车不见了!”里尔克听到耳机里传来杰森慌张的声音。
里尔克仿佛不明白“不见”是什么意思,呆呆地站在原地。
轨道是密不透风的,只有两端有门可以供人出入。而管道一路上基本都是在地下,再加上管道壁是超级坚硬的材质,基本不可能有人弄破管道进去,从而把运输车给偷走。
在这样密闭的环境里,还有军方严密的监控和保护下,谁能够把运输车给偷走呢?里尔克百思不得其解。
两小时后,杰森来到了机箱里。
“里尔克先生,迈克不在这里吗?”杰森诧异的问道。
原来迈克也不见了,杰森早上并没有见到他,以为他自己来到了机箱。
日子又过去了二十天。
其间,军方制作出了新的运输车,打开管道的起始端,将它放上了轨道。杰森又找了一个新的助手,而迈克始终下落不明。
第二十八天,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于设备刚好也需要进行为期五天的维护,杰森邀请里尔克一起去附近山上的度假区进行放松,庆祝他们实验取得的成功。
里尔克来到山上的度假区,这是一个半山腰的别墅群,里面有许多高档餐馆和剧场。这里出现的大多是知名人士,媒体中常见的官员、影星数不胜数。
里尔克比较喜欢大自然,而不是热闹的地方。于是在第二天,里尔克邀请杰森去爬山,杰森欣然答应了。
隔天上午,两人穿好登山专用的外骨骼,携带好了便携食品,便朝着一个方向出发了。这个方向并没有人走过的痕迹,但是凭借强大的外骨骼设备,两人并不担心任何安全问题。
在山上攀登了三个小时后,两人来到了接近山顶的开阔处。向远处看,竟然能看到有“吹箭”计划标识的牌子。这牌子表示在底下三米深的位置布置有“吹箭”计划管道。
里尔克眺望着远处的景色,感到心旷神怡。
(五)
“你看,那里有个山洞。”杰森对里尔克说道。
里尔克随着杰森指的方向,看到了崖壁上五米高的位置,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山洞。
“不如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这山洞引起了里尔克的好奇心。
两人轻松地跳起来五米,进入到洞中,然后打开了全身的灯光,洞穴瞬间被照亮。
只见这个洞洞口直径约七米,呈现近乎非自然的圆形,并且深不见底。
两人向前走了约两分钟,洞的直径逐渐减小。最后在洞的直径缩小到五米时,两人远远看到了闪着金属光泽的东西。
靠近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
那是“吹箭”运输车!
杰森靠近车尾,看到了车的编号,正是失踪的那一辆。
只见这个车的表面锈迹斑斑,而凭借运输车的耐锈程度,几十天的时间是不可能成这样的,哪怕几十年也不会这样。
难道是有人故意腐蚀车的表面吗,他又为什么要把运输车放到这个奇怪的山洞里呢?
里尔克和杰森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随后,里尔克仿佛是想到了什么,走到车旁,用颤抖的手打开了车门。
只见在车厢正中,躺着一具石化的白色骷髅!骷髅的头部两端有贯穿的洞,而手上是一把锈迹斑斑的手枪——正是实验场人人配备的防身手枪。
杰森也走过来,用手指向车厢的一处地面,只见那里用弹壳划出了许多小字——
“杰森先生,里尔克先生,如果你们能找到我的话,请原谅我的行为……
我意识到自己穿越了,从这里的植物推断,大概是公元前二十世纪左右。我看到了山下面的野人。我知道,只要我走出洞口,就会带来一些改变。这种巨大的蝴蝶效应,必然会改变人类的历史,而我不想这样做。
虽然防护舱的保护让我没有立刻毙命,然而这巨大的撞击还是让我无比虚弱,想必活下去也时日无多,还不如我自行了结。
杰森教授,感谢你这两年对我的照顾。请原谅我鲁莽地增大了黑洞量级,测试是否能让车超过光速,阻碍了研究的进程。不知道是否对设备造成了损坏,但愿这鲁莽只换来运输车和我一齐失踪的代价。
再见了,我二十一世纪爱的人们。——迈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