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沙漠的比塞尔人

作者: 好好修行 | 来源:发表于2017-03-18 14:58 被阅读315次

人们在紧张忙碌中不断追逐着更高的效率,但就在这忙碌中,人们或许就忘记了我们最终所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效果或效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许多所谓成功人士,政界的、科技界的、演艺界的、体育界的,还有商业企业界的等,他们每天都在忙碌中生活和工作,但到头来却发现自己错了,就像搬来一把梯子,但靠错了墙。追逐更高的收入、追逐更高的名望、让社会和人群更多地关注自己,这本身就偏离了本应有的目标,也就是效果

1、走不出沙漠的比赛尔人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座小村庄,它毗邻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然而,直至1926年肯·莱文发现它之前,那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
肯·莱文是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听到这种说法后,感到难以置信。他来到了比塞尔,向当地人询问原因,大家一致地回答说:从比塞尔出发,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终还是会回到比塞尔。
肯·莱文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亲自做了一次实验。他从比塞尔出发,向北走去,结果不到四天就走出了沙漠。
那么,当地人为什么无法走出沙漠呢?
这让肯·莱文感到非常奇怪。最后,他只好雇用了一个名叫阿古特尔的当地人,让他带路,看看他究竟是怎么走的。他们牵着两头骆驼,带上可以饮用半个月的水,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化设备,就这样上路了。
10天后,他们已经走了几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他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块绿洲—果然,他们又回到了比塞尔。
经过这一次的旅程,肯·莱文终于找到了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的原因: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北极星。

2、为什么很忙却感觉自己在瞎忙?

肯.莱文能够走出沙漠,总要归功于他走出沙漠过程中,所携带的指南针等现代化设备的帮助,也许肯.莱文不一定每走一步都要看一下指南针等,但如果不能每走一段就要检查一下行走路线,是否偏离了目标,肯.莱文能够走出沙漠,也许仍然是个未知的问题。
工作总是忙碌的,生活似乎也经常的不消停,但一旦静下心来,去发现自己瞎忙了一段有一段的时间,有的人会认为工作或生活也就是这个样子吧,于是一天一天的就这么过着吧。有的人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目标,所以不管自己怎么的工作或生活,都似乎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还有一些人,却在灵光一现的刹那,发掘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的所做作为,偏离了自己得既定目标,想着马上要纠偏,以免这种偏离目标的情形继续下去。
所以,为什么很忙却在回首的时候发现自己在瞎忙的原因,就是没有目标或者偏离目标。

3、什么是工作或生活的真正目标?

是追逐更高的收入?追逐更高的名望?让社会和人群更多地关注自己?愿意认为这是自己的目标的,可以随意所欲的从中挑出自己的目标,但,这真不是目标,为什么?因为目标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就是说如果这是目标,为什么你去追去更高的收入,或者更高的名望,或者其他?所以,把目标理解为个人最重要的期望或价值,并由此构建起价值判断标准,明确行动的使命,才能让自己不至于陷入瞎忙的生而无味的不良状态。
虽然这样的目标不能规划处每天详细的行程,具体行动的内容以及方式,但是,却能明确的指引每个人工作或生活的每一项任务的方向,使其不至于偏离目标,不至于在工作或生活中迷失方向。而要让目标指引自己不至于迷失,就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如:“这是不是我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这件事并不重要,我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4、监视目标,提醒自己做重要的事情

时间是线性的,世间尚无能够可以置换自身时间的物什,所以,一旦在时间线性流逝的过程中出现差错,要么延迟目标的完成,要么无法完成既定的目标,所以,对目标的珍视来源于对目标的检视,那么,该怎样检视自己的目标呢?

首先,要围绕自己的目标做规划,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开展具体的行动,既保证方向的正确性,也保证目标、计划和行动的一致性。
其次,是在日常行动过程中要经常检验一下自己的行进路线,时常停下手里的工作,自我梳理所做的一切,看看正在做的是否为最重要的工作。
再次,经常退一步看看:当前的工作是否符合总的要求,是否与整体相吻合,从整体上把握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正确与否。
最后,“千万不要被动地被眼前的众多事务牵着鼻子走,此时你必须停下来思考一下,仔细辨认一下自己究竟正在被什么东西纠缠着,然后厘清思路,分清主次,然后再做决定。

5、如何以“大画面”锁定既定目标?

(1)建立自己希望的大画面:问一问自己,你到底需要什么?你想实现的是什么?你想获得的是什么?你最频繁想到的是什么?你长期关注的是什么?你最渴求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你的大画面。
(2)写下你的目标:将你的目标写下来,贴在显眼的位置,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经常看到它,并且对比自己的行动,反省自己是否偏离了目标。
(3)学会切割目标:庞大的目标往往看上去非常虚幻,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让人心生疲倦,还未行动就开始想要放弃。学会切割目标,将目标量化、细化、小化,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并且不会再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6、认识自己的能力范围很重要

正确地认识自己,清晰知道自己的能力界限,才能清晰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正确判断和正确抉择,该如何认识自己的能力范围呢?
(1)退步看自己:身处事务之中,自己是很难察觉自己的在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的,而内心深处的那个自以为是的“小恶棍”又在时而不时的骚扰着自己的判断,让自己产生似乎无所不能的超能力的错觉,必然导致自己对自己的误判。所以,只有退后一步,站在一定的距离看自己,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原则、信念、长处、缺点和不足等等,掌控了这些,才能依次做出正确的分析,找到正确的出路。
(2)避免伪勤劳:忙,给人的错觉是勤劳,而勤劳,在我们的思维里,应该会有好的收获,但实际上,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勤劳却往往得不到似乎与之不对应的结果。所以,我们不提倡勤劳,而是提倡有智慧的勤劳,有选择的勤劳,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或生活价值的效能和效率,做个有心人,才能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不出沙漠的比塞尔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wu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