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讲 防御机制-幽默、社会化与疏离等
一、曾氏语录
一种只能够感觉到的爱的关系,有可能是吞噬性的关系,这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不利。
我们刻意的不认同父母本身就是大的认同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二、幽默
幽默是对内心痛苦的回避。幽默可以缓解冲突。幽默在心理治疗中间是被允许的。但是过度幽默是在回避冲突。
三、具体化
停止使用抽象思维。本来是具有这个能力的,你认为沮丧的关系不是来自关系本身,而是来自你或者对方大脑里面的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衡。
直面生活中的冲突来获得和谐和宁静的关系。
四、反认同
努力变得跟父母亲不一样。在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中间,我么一定会有一部分是认同的,还有一部分是不认同的。认同那部分,维系到我们跟他们的精神的链接,而不认同的这个部分可以促使我们成长。
广义角度,刻意不认同父母本身,就是大的认同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以反认同的方式来认同。
四、小团体形成
与社会化与疏离有点相似。
《心灵面具:101种防御机制》。布莱克曼搜罗各种精神分析资源,有八十多种防御机制,妻子说直接搞出101种防御机制,西方人对101感兴趣。所以有些防御机制实际上说的是同样的意思。
你身处人群中间,以对抗你的本能冲动,因为本能冲动只能在私密场所中完成的,因为处于大庭观众之下,就不会想着自己还有如此之多的本能的愿望。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总是成群结队的原因,因为他们如果独处就可能面临自己的欲望的骚扰,会让人非常的不舒服。
五、禁欲
1、对愉快的否认,这样的人只要是让自己快乐了,就可能会有道德上的内疚感。比如说享受美食,或者说享受亲密关系。或者是享受非常好的生活的条件,可能都让他们不舒服。
2、回避与人的交往以回避愉快。就像去哪个地方旅游或者去哪个餐馆,首选的不是某个地方的特殊分级或者某个餐馆的某些特殊的饮食,我们首选的还是跟谁去以及跟谁一起去。
所以最后我们玩的对象都是人,而不是物,与人交往,可以带来如此之多的愉快,以至于有禁欲倾向的人会倾向于否认或者回避与他人的交往,他们可能会把自己变成一个成天宅在家里不出门的人,陪伴他们的以前可能是书籍或者乐器,现在很多人的陪伴者是互联网。互联网也是与他人交流的工具,但是和面对面的交往还是有级别上面的差异。
人有时候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几乎在每一个文化中间,都有一批人有这样的信念,如果我把自己变得没有欲望,作为人的基本的欲望,或者是通过克制自己的作为人的欲望,就可以让心灵变得圣洁,可以长生不死,或者说可以达到其他的目标。
通过禁欲达到目标的彼岸,几乎是不可能的。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花了19年的时间在深山老林里与苦行僧在一起,想通过压制自己的欲望,折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这种禁欲的方式使自己觉悟,后来觉得这种方法不对,最后离开了苦行僧,在菩提树下开悟成佛的。
小说里有这样的人物,虐待自己的身体或者精神,使自己处在痛苦的状态中间,觉得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可以想象一下,他内心里需要有对他人的多大的内疚感,才需要持续的处在如此的巨大的自我折磨中间。
六、同性客体选择的防御机制
你跟你的同性别的伙伴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小剂量的满足你的同性恋的愿望,这样子就不会变成真正的同性恋。男人和男人撕扯在一起喝酒,说笑,赌博,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自己不要真正的成为同性恋者,有点打防疫针的感觉,既然已经跟我的同性有了这样的有点皮毛的交流,就不需要跟他们有更深的精神和身体的交流。
七、一种情感抵抗另一种情感
我们只关注一种情感,另外一种情感我们就不管了。
我们家的传统是注重身体健康,吃什么,吃多少以及跟吃相关的,过度的迷信某一种食物或者药物对健康的影响。非常注重身体的同时,不注意让自己穿的好一点,或者是让自己有更好的与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从小也许是整个文化中间,这样的能力就受到了极度的忽略。
父母过度的强调孩子的学习或者是安全,而忽略了孩子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中国对孝顺的强调,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对另外一种情感的防御机制。在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或者孩子对父母亲的爱的时候,忽略了父母跟孩子之间也实际上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的东西,就是要通过恨来保持自己个人的边界。
强化孩子对父母的攻击不是为了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为了使他们之间的爱的品质被提的更高,因为一种只能感觉到爱的关系有可能是吞噬的关系,对双方都不利。
八、社会化与疏离
对社交乐此不疲是免于面对自我的痛苦。
你用你的社会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使你远离痛苦的想法。夫妻的冲突,其中一个冲突的原因可能是丈夫一天到晚不回家,都在外面应酬,丈夫的解释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到底是谁需要这种江湖上的应酬,可能是都需要,所以合谋地制造了大群的妻子在家里呆着,大群的男人在外面吃喝着这样壮观和分裂的场面。
有很多人他们如果在家里独处或者是跟亲人相处的时候,他们就需要面对他们的内心冲突,而面对这种内心冲突是件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他们通过人际交往来回避面对自己的内心的真实。
萧峰成天跟他的那些下属小兄弟在一起喝酒吃肉,甚至对女人都没有兴趣。使用社会化与疏离的防御机制。
九、自大、无所不能
觉得自己是上帝给地球的礼物,有着神奇的力量。层出不穷的出现妖孽般的人物,相信自己有超自然的力量,纠集一帮人在一起。
警惕自称有神奇力量的人,可以极大的危害活着的世界的安全。
十、从被动到主动
被暴打的男孩子为什么不做那些可以引起爸爸暴打他的事情?他诱导他爸爸打他,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选择。因为如果他是等着他爸爸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打他自己的话,这是最恐惧的状态,但是如果由他来做一件错事情来诱导爸爸打他的话,那么他的潜意识或者意识就知道爸爸会立即打他,也知道爸爸会打他多重。
也就是说,他把自己被动被打的状态变成了他对爸爸的主动的操控,显然这种恐惧感会小的多得多。我们如果让这个孩子意识到他原来是在用主动的方式来控制父亲来打他的话,对自己的状况会有更多的觉察。最终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付父亲这样的有犯罪味道的见诸行动,还是需要法律的武器或者是其他成人的帮助。
十一、躯体化的防御机制
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以避免口欲,性,仇恨的冲动导致的冲突。
养生,服药炼丹。遇到太多的不能解决的冲突的时候,开始服药炼丹,养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因为这不会制造人际间的冲突。
专注自己的身体是怎么样避免自己的口欲,性,仇恨的冲动的?
在我们说避免口欲期的冲动的视乎,实际上是在避免对依赖的恐惧。在我们说避免对性的冲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避免所有与亲密,温暖,创造有关的东西。如果说我们在回避仇恨就是因为,我们内心里面有太多的针对他人的仇恨。
十二、正常化
明明已经在精神上或者生理上感觉非常糟糕了,但是还是会说还好了,没问题了,长时间对自己的状况没有自知力的话,有可能需要被强制性的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十三、冲动化的防御机制
用性,吃或者仇恨缓解不愉快的情感。没有办法缓解内心的一些冲突的时候,纠结几个人大吃一顿猛吃一顿,然后不愉快的情感就会烟消云散。有些人会通过冲动化的购物来缓解内心的紧张。
十四、假性独立
变成了独行侠,不允许任何人帮助你。十二三岁的男孩女孩可能会对别人的帮助非常敏感,认为别人对他的帮助是对他能力的贬低,对他们自我边界的突破,所以他们会采取非常严厉的方式拒绝他人的帮助。
精神分析师认为如果我帮助别人帮助到我自己都过得比别人差的话,那么这种利他行为是病理性的。
我把对我帮助的对象,看成非常虚弱的人,他这个虚弱实际上不是他本身的虚弱,而是我把我自己的受害者的状态,或者是虚弱的状态投射到他身上。然后再帮助他,实际上是在否认我自己口欲期的欲望。在我帮助他的时候,我体验到的是我被我自己滋养了,所以这样人的利他只不过是转弯抹角的照顾自己而已。
如果每个人都只是为自己从事经济行为的话,整个国家的经济会好转,变得非常的繁荣,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在经济行为中间是要满足利他的愿望的话,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崩溃。改革开放之前,毫不利己的为国家工作,国家经济非常糟糕。改革开放之后,实行新的政策让部分人通过努力先富起来,经济发展迅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