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35434/1825ccad60e007a4.jpg)
写一写最近的日子。
自上月14号回徐以来,已过了近一个月。回想在家的日子,除了打打游戏看看书,就是百无聊赖无病呻吟。每天要靠半包烟来过活,纵然胸腔熏的发慌,但若不抽一根,只会觉得更慌。
这个假期,是我毕业以来度过的第一个如此漫长的假期。
返回徐州那天,早上五点起床,一碗面条下肚,便匆匆忙忙出发了。路途没有预想中的拥挤,也没有遇到什么难缠的关卡,早上八点半便到达天水。
距离中午12点的高铁还有三四个小时,于是在空空荡荡的候车大厅,我裹着宽厚的羽绒棉袄,挎着两个包,活像是落难的灾民。
11点半上二层进站,才发现返程的不止我一人。排队的人密密麻麻,其壮观程度丝毫不亚于平常时候。
到达徐州已是晚上七点半,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而我没有一把伞。好不容易滴滴叫到了车,司机师傅却迟迟不肯到来。等他到的时候,我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在住处小区的门口填了半个小时表格,其间跟警卫闲聊了几句。说我来的正是时候,前几天下雨,外面排队登记信息,一排就是半天;看大家淋雨,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却也没有办法。
特殊时期,平日里不会去关注的警卫,都突然变得人情味十足。
按照原安排,返徐后是要再隔离14天的。幸而疫情得到控制,高层下了指令,时间不久便复工了。14天的监狱生活,我只度过了4天。
其实在家的时候,我对这14天是做过一些规划的。比如立志要看多少本书,立志要剪多少个视频,励志要学一学英语,励志要写一些文章。但最终,罕见的热情被每天两包泡面折磨得面目全非,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干劲。
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面,一个老头离开监狱,因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而选择了自杀。当时不甚理解,如今看来无可厚非。人对生活的常态是有惯性的,只不过与这老头儿相比,我们是倒了过来。
再写一写复工后的生活。
每天出门带着口罩,如果哪一天忘了带,感觉就跟没穿内裤一样很不自然。
想来,这是一个滑稽的世界。上一次如此大面积的人戴口罩,应该还是在非典时期。事隔十几年,历史再度重演。那时的我是一个不记事的少年,如今已是20多岁的青年。沧海桑田。
每天中午是需要有人去食堂打饭的,办公室里来的两个新人对此表现的很是积极。于是,我只有在偶尔看不下去的时候才会帮帮忙——实则大多数时候,我是看得下去的——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已经所剩无几了。
因为疫情,公司食堂的伙食质量相比从前有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提高,我的饭量因此大增。每天中午一份快餐,两个馒头,偶尔还得加份米。
这种食欲的增长,与我每天晚上坚持锻炼也密不可分。耗时20多分钟,做俯卧撑,做仰卧起坐,腹肌滚轮操作操作,深蹲更是必修课。
生活方式上的改善,让我觉得一切都在变得好起来。
谈及工作,本身不是很忙。领导交代的事情,我很快便可以做完。这得益于我对工作软件工作流程的熟悉,也得益于我在各分厂各部门积攒的人脉。这种顺利,让我感觉良好。
至于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比如说我的懒惰室友,比如让人糟心的姑娘,便不再提他。
如今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不能有人同行,那就,“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聊以自慰。
愿瘟疫早日过去。至此搁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