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人的价值取向的根源和行为的内在动机。需要是主体实现行为目标的内在动力,需要感越强烈,行为动力就越强,行为效果就越好。这理论就让我们有机命跨越年龄,而在于内心动机。
2019年,美国科学家古迪纳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97岁的年纪打破了获奖者最高龄记录,并保持该纪录至今。作为一位二战老兵,他从数学转行研究物理,又投入到无机化学的研究中,终成“锂电池之父”。错过科研黄金年龄,被前辈劝退无数次。“世界需要一个新型超级电池。或者说,我们必须为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而做出改变。”5年前,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有92岁,我还有时间去解决问题。
194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古迪纳夫,被派去一个海岛,担任气象学家。战争结束后,一直保持联系的耶鲁大学数学教授,建议古迪纳夫去读研究生,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专业。
为了赶上其他班级的进度,古迪纳夫报名参加初级本科班,一位负责登记的教授说:“我真不理解你们这些退伍军人。物理学里所有厉害的东西,人家在你这个年纪都已经搞完了,你现在才想着开始啊?”
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大师恩里克·费米(Enrico Fermi),负责监督一个秘密的核链反应项目。为了加入这个团队,古迪纳夫参加了32个小时的考试,每天8小时,考了4天才结束。第一次古迪纳夫考挂了,于是又考了第二次才过,总计64小时。
当时是芝加哥大学的凝聚态材料教授、“齐纳二极管”的发明者齐纳(Clarence Zener),成了古迪纳夫的导师。牛津有65岁强制退休政策,所以在64岁的时候,古迪纳夫去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作为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现在,古迪纳夫正在研究电池科学界里每个人都在努力的一些大问题。其中之一是弄清楚如何用钠代替锂,钠基本上可以无限供应,但锂不是。另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如何制造更强大的电池——古迪纳夫想重新用回金属锂正极,打造成超级电池。
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古迪纳夫提到,生活取决于选择。我可能没有钱,但我一直都在做出很好的选择。可以说,我尽力了。
虽然已经荣誉等身,但97岁的古迪纳夫,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他每天前往大学里的实验室,和助手们研究着新型超级电池。
正如他的名字(Goodenough)一样,觉得不够好,就选择更努力。
我们倾向于认为,创伟大的充满想象力的思想飞跃已离我们远去,创新则是年轻人的事。创造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中年人总会被无聊的事物(排水槽、牙线、矫形鞋)和过时的观念所束缚。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大器晚成并不是少见现象。一项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研究发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们有所发现的平均年龄在50岁。该研究还发现,诺贝尔奖得主们的创造力峰值逐年上升。
古迪纳夫博士说:“我们中有些人像乌龟。我们向前爬行着、挣扎着,也许在30岁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得到一个结果,但乌龟得继续前行。”
要成为天才,不如像这位94岁老人一样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