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主色调,迷茫又是青春的标配。
颓而丧总是轻易的大行其道,积极热血一点却被骂为无脑鸡汤。
总有些事想不明白,总有人猜不透,那就不想不猜,时间到了,总是能领悟。
孤独,也许是因为不习惯独处,没找到独处的乐趣。城市里的人们,看似在人群中,却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一群人,更加彰显孤独。
高度的自理,让我们不再需要他人,与他人的联系也由高度的警惕和戒备来替代,没有安全感何尝不是孤独的根源?
紧闭心门看似是一种自我保护,同时也隔绝了他人的爱与关心,内心的倾诉与被接纳,更是无处释放,生生憋出孤独这种病。
颓而丧看似是主流接纳的,迎合别人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更不是生活的全部真相。
有人问,你为啥总看“鸡汤文”(正面报道的新闻),我说,生活已经足够多艰难,关注点正面的东西,弥补下被小概率负面新闻污染的眼球和心灵,不是刚刚好吗?
喜忧参半,或许才是人生的常态。
年轻人,活着最稳定的一个生命阶段,走着既定的生活轨迹,幻想着无限可能机遇,挥霍着美好的青春,还有令人艳羡的充沛体力和改变世界的野心。不会也不想去关注生命的其他阶段和其他人群。
现代都市人,总是寻求最便捷最高效的生活方式,其中无疑扼杀了不少情感的温情。请个护工照顾老人,确实比自己笨手笨脚的更专业,也确实比自己扣薪资更划算,然而老人内心感受到的关系和爱能一样多吗?朋友生病,电话视频问候下,顶多快递个鲜花和果篮聊表心意,千里迢迢赶来的那份风尘仆仆和满眼的关切却更疗愈人心。
生活,多走些笨拙的路,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与其纠结顾虑,不如直接给久未联系的朋友一通电话;与其送花送物,不如去医院看看问问朋友的情况,听听对方的唠叨,也能让自己更珍惜健康;与其总是享受便捷的快餐外卖,不如去菜市场走走转转,感受下当季的时令果蔬的新鲜触感,体会下摊位简陋锅灶饭菜飘香的浓厚烟火气息。
余生不长,更应该丰富多彩,体验更多的可能性。
人,从来都是孤独的,从起点到同一终点,属于自己的,只有当下的每个瞬间,无论喜乐忧伤。永远不要说等以后再说,以后的以后还会有无数的以后。如果真心热爱,那现在就去做,延迟兑现并不会让你更快乐,反而更多放弃的可能性。
人为什么而活?困惑时迷茫时,偶尔丧失生活激情时,总不免问自己,多数时并无答案可寻。
于我而言,生活因为热爱美好的事物而存在。也许是寻常的一草一木,也许是某天凉爽的清风,也许是某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也许是某本引起共鸣的书,也许是一丝久违的惊喜与感动,也许是付出辛苦劳作后的成长的欣喜。。。。。。
太多太多,平凡而美好的存在,值得去发现,并被真挚的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