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哥最近更新了一篇文章《30岁从零开始学英语,来得及吗?》,这篇文章有三个关键词,分别是“30岁”、“英语”和“来得及”,我们来谈谈最重要的一个——30岁。

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们提及年龄时开始想回避,我想,大概就是26岁之后吧,我们潮汕地区算年龄喜欢按虚岁算,总会给你再增上一岁,例如我们现在27周岁,那就是28岁了,再过2年就是30岁,平白无故被算是一岁,以前觉得无所谓,现在觉得好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内心恐惧那个数字的到来。这个阶段,皮肤状态,身体状态,只要稍微有一点变化我们就会觉得30岁在飞快地逼近自己,离自己特别特别靠近,以至内心状态,都会受到影响,尽管明明还有好几年!
对于30岁,我们给自己在这个年龄到来前安排了好多“任务”,比如:事业有成、结婚生娃、成熟稳重......
对于这些任务都还没有完成的自己,说不慌,其实是骗人的,尽管每天喝那么多的鸡汤,比如SKII今年推出的一条很有态度的片子,看完就很受用,它传播给目标受众的观念就是:别让时间捆绑你的人生,年龄,其实就是一个数字。用了很多“谁说体”,号召勇于追求自我的女性,不要因为数字的变化而慌乱,人生不受限。
很正能量,也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话。确实,年龄就是一个数字而已,在每个阶段都可以有不同的精彩,虽然恐惧数字增长背后带来的衰老,而活得年轻活出自己的心态才可以打败衰老。
然而,鸡汤喝不饱,年龄是数字,没错,而时间不是,她是《爱丽丝梦幻仙境》里面的坏蛋,他一直在狂奔,不会因为我们任何一个人而停下来。我们想要阻止他的破坏,就要去追赶他。我们可以不慌张,但不能无视他的存在,他的公平。当身边的小伙伴因为实现每一天的小目标而打卡,真的好高兴,一是她们和自己一样,追赶着时间;二是,她们和自己一样,开始正视30岁这个数字的到来,却不慌不忙;三是,身边能有一群她们为伍。
30岁对于男性来说,也不应该是开始慌乱的数字,回到开头说到的小六哥,他30岁之后才开始各种逆袭,毕业后的多年,扎扎实实学习充电,缺什么补什么,从时间管理、职场技能、个人知识体系构建、个人品牌打造、学习吉他、学习手绘......在三线城市工作,却有在一线城市的拼搏状态,靠的不仅是自律,更有对时间的敬畏: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领读,一天读一本书,对碎片化时间斤斤计较,在公司是产品经理,下班回家变身斜杠青年......
所以,不要因为30岁的到来而慌乱、甚至质疑自己,年龄就是一个数字。
平静地对待数字的增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但这却不能成为自己拖拉松懈的借口,而是要正视年龄增长带来的改变,让时间变得紧凑而又张弛有度,为未来的自己做好现在的自己。
end
我是双桅船sansa
为打造“平行世界”而精进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