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一白
看到悟空问答上的一个问题(引自题主):
《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有着几次和假释官员的谈话,唯独最后一次才成功,你怎么看?瑞德在前面的几次,表现的都是表明自身已经知道错,自己认为出狱后不会再犯错的了。但是,都被拒绝了。却唯独是在最后一次,瑞德表现得很随便,无所谓。但命运却开了个玩笑,他成功了!对于这个现象,你的看法是?
考研二战“失败”的时候,我刷过5遍,写过一篇很长的影评:
两年后,我在深圳,看了那个问题和网友的回答,刷了第6遍,读懂了3次假释、希望和救赎的真正内涵。此时此刻我以为自己更懂了,但谁知道以后怎样呢?
在《肖申克的救赎》里,除了男主,有一条很重要的线:安迪好友瑞德(弗里德曼饰)。他有过三次假释,只有第三次假释成功。
请注意官员和瑞德的对白和神态举止,做好对比,脑子里还要有整部电影的剧情变化。
第一次
第一次假释,瑞德被判无期徒刑,已关20年,最终驳回。
获得的信息:
1、官员秃顶,年龄偏大。
2、瑞德看似言语陈恳,改过自新,但那句「我已得到教训」似乎暴露了一些东西。
3、瑞德眼睛眨了几次最后垂下,内心忐忑不安,害怕假释驳回,可能也有心虚。
注意瑞德说完“上帝为证”之后眼神和表情的诠释:
4、剧情是在安迪进监狱之前。
是真的对过往罪行悔过还是因为「教训」,换言之,因为「剥夺自由的惩罚」太沉重?
第二次
第二次假释,瑞德被判无期徒刑,已关30年,最终驳回。
获得的信息:
1、官员秃顶没那么严重,比第一次那些人年轻。
2、瑞德言语比第一次诚恳,对白少了那句「我已得到教训」。
3、瑞德神情举止比第一次释然。
再来看第二次假释,瑞德说完“上帝为证”之后眼神和表情的诠释:
4、剧情是,安迪在监狱放黑胶唱片给囚徒们带来希望,被独囚归来之后,他说了这样的话:音乐之美是夺不走的。有音乐才不会忘记,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希望!尽管瑞德嘴上反对,内心早已悄悄起了变化。接着瑞德迎来第二次假释。再往前推,安迪从狱警海利那里要来的啤酒,给州政府写信建起的图书馆。他带来了太多希望。
第三次
第三次假释,瑞德被判无期徒刑,已关40年,最终核准。
这段官员和瑞德的对白是重中之重:
官:你改过自新了吗?
瑞:改过自新?我不懂什么意思。
官:就是重返社会。
瑞:这我懂,年轻人。它对我只是虚词儿,政客发明的词儿,使你们穿西装的打领带的有活儿干。你到底想了解什么?我后悔犯罪吗?
官:你后悔吗?
瑞: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非受惩罚才后悔。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沟通。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了,但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躯,我得接受事实。改过自新?狗屁不通的词。你盖章吧,别浪费我的时间。告诉你一句实话,我他妈的不在乎。
提取信息:
1、官员没有秃顶,年轻甚至还有女性。官员说的是Please sit down请坐,而不是Sit坐。
官员代表的是政府,它是在一点点变好的,电影将这种变化浓缩在瑞德的三次假释谈话中。
2、瑞德的神情是:我不在乎。
3、瑞德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不要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了,你们不过是和之前那些人人一样例行公事,你们无非想问我是否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后悔?我后悔,不是因为受到惩罚后悔,是为我犯下的罪行后悔。但是后悔没用,我已是垂老之躯,必须接受现实,放下过去。盖章吧,你们这些例行公事的官僚,老子他妈的不在乎。
第一次说「我已得到教训」,是因为受到太多惩罚,苦不堪言,没有真正为自己的罪行忏悔,第三次是真的为自己的罪行忏悔,但也看透了政府官僚例行公事的作风,就在已经失望透顶的时候,假释核准了。
4、剧情:安迪越狱成功,老瑞继续呆在监狱苟活。
归纳一下:
瑞德第一次并没有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忏悔,只是因为自己受到的惩罚太过残酷;第二次是安迪来了之后,通过他的所作所为给狱友带来希望,带来精神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瑞德开始慢慢改变;第三次是在前期经历了那么多事以后,安迪和瑞德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谈话,在所有经历和反思的累积之下,瑞德才真正忏悔,放下过去,假释核准。第三次假释谈话,是瑞德实现精神上自我救赎的转折点。
重要谈话、救赎和希望
安迪脱罪无果,一句“蠢蛋”触怒了典狱长,迎来牢狱生涯最长的一次独囚。独囚后,安迪和瑞德的这次至关重要的谈话,是安迪实现精神上自我救赎的转折点,也是他下定决心越狱的转折点。
安迪:老婆说她很难了解我,像一本合起来的书,她整天这样抱怨。她很漂亮,我多么爱她呀!我只是不善表达,是我杀了她。枪不是我开的,但我害她离我远去,是我的脾气害死她的。
瑞德:可以后悔,但你无罪。
这次谈话之后,安迪越狱,给瑞德希望:如果假释,记得去找到那块火山玻璃下的东西。
安迪和瑞德的经历都是一次次经历失望,然后重拾希望。安迪最重大的一次打击就是这次独囚,唯一能证明他清白的汤米遭典狱长杀害,瑞德受到最重大的打击是老布之死让他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巨大的恐惧。然而再大的打击也无法磨灭人内心的希望。
安迪带着希望,在一次次失望面前,保留希望的火种,用它点燃周围世界的人,最终越狱成功,让自己和瑞德,实现了精神上的救赎和身体上的自由。
就像生活,它一次次给你希望,又一次次给你失望,直到你像安迪和瑞德一样,完成精神上的自我救赎,在你近乎绝望的时候,你会意外地收获世界给你的大礼。
希望是火种,让你放下过去,自我救赎,抵达自由的彼方。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胡诌白扯:
小说、电影、随笔,
胡说八道,别太当真。
微博、头条、订阅号、简书、百家号内容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