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本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只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感受。就如三毛曾说过“境由心生”。
人是一种群居的智慧动物,所以注定每一个人都渴望被接纳,被认可的需要。当脱离群体或社会就会产生孤独感。那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孤独记得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长得漂亮又霸气的女生,因为老师很信任她,所有的同学都听她的,很有影响力的。一次学期小测试我得了第一,老师表扬了我,伤害了她的骄傲。下课的时候我和几个女生玩跳绳,她就跑过来用饼干把那几个女生叫走了。留下我一人痴痴地站在操场上,那孤立的无助的感觉瞬间紧紧地包裹着我,我蹲下来使劲地抠着地上砂石,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掉,不知自己错在何处。我伤心不知要告诉谁,父母帮不了我,也不敢告诉老师。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处在孤独的心境里,贫穷的丑小鸭不知道如何去讨好别人,就一门心思的看书,随着自己学习成绩提高,随着老师把我一篇篇作文被当作范文在班里点评时,我的身边又有了一些小伙伴。也正是这人生最初的孤独感受使我对那位女同学产生了极度的偏见,及至年长也依然无法淡忘那小小心灵的挫伤。
孤独寄居申城的岁月里,远别众亲,孤单一人在繁华的都市里,孤独像一枚青涩的果子,越咀嚼越苦涩,把自己深埋在写给亲人的信件里。
当心里住进了一个心爱的人时,少女的矜持把一切都锁进记忆的锦盒,每天都计算着那个人渐行渐远的时间,直至衣袂飘飞的转角处,是梨花渐落的无望。孤独惆怅在纳兰容若的诗词里“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在姜育恒的《再回首》里告别那泪眼的模糊,背影的远走。在歌声里安慰孤独。
孤独走进婚姻的殿堂,茶米油盐的琐碎磨灭了最初花前月下的浪漫,争吵不可避免地降临了,执子之手的那一个人在脾气爆发的时候早已忘却了当初“许你一世的幸福”誓言,随着门重重地关上,丢下独自心碎的我,铰碎青丝地呼唤又如何?离婚的心都有,走吧走吧,流水你会攥得住吗?我把自己安置在工作中,安置到热闹的人群中,把心中的孤独安置在日记里,渐渐的,我讨厌文字,讨厌它泄漏了我的心情。没有他的日子,我在孤独里活成了一个行尸走肉,无数次问自己“离婚吗?”“不,离婚了就能解决婚姻中那些存在的问题吗?为了一些生活的琐事离婚,值得吗?”我为什么会流泪?为什么会心痛?是自尊的受损吗?孤独中反省自己,我无法忍受那分离切割的疼痛。当他买了菜回来时,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乐想起的时候,我依然宽容地接纳了曾经令我如此伤心的他,做起我有着七情六欲的小女人。在没有他的孤独的日子里我学会了深度思考婚姻的意义。
阅尽世事的沧桑,应该感谢孤独,享受孤独,如今我再也不害怕孤独,那是对生活的一份自信,同时我常常希望有适度的孤独,在孤独里听见灵魂的声音,做我喜欢做的事:听一首心仪的曲子,画一幅画,写下一段不求知音的文字。
孤独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惆怅,孤独也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怡然自乐。
在心灵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里孤独的过客,不是归人。
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