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咖啡厅的价格秘密,为什么你总爱点大杯?

咖啡厅的价格秘密,为什么你总爱点大杯?

作者: 劲风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09:41 被阅读0次

上星期经过福田中心区的时候,路过某咖啡厅。

拿起一本书,点了一杯芒果汁。

点单的时候,MM问:先生,要办一张会员卡吗?

当然,这个时候,我一般都是拒绝的。因为不能你叫我办,我就办呀,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但从Marketing的角度考虑,我还是想看一下这家咖啡厅有什么套路,我准备问:“那办会员卡有什么优惠吗?”

然鹅我这句话还没说出口,MM就已经接着上一句话往下说了:

“办了我们的会员卡,你点的这杯芒果汁可以免费哦,而且我们还会送3张买一送一的礼券,生日的时候来我们店我们还能送你一块蛋糕。我们在深圳有十多家分店呢……办理会员卡98块。”

呵呵,我心里想:这里的饮品均价都上30。会员卡一张98元,这杯芒果汁免费,而且以后还享受3次买一送一,送的饮品加起来价值差不多就是98元,正好我快过生日了,马上就可以领一块蛋糕,会员可以积分兑换东西,这家店我以后可能还会来几次。等于是我办会员卡还赚了一杯芒果汁的钱呢~

反正总结起来就是,这波不亏。

“好的,我办一张吧。”不假思索刷刷刷的,办了一张会员卡。

拿着这杯“免费的”芒果汁,赶紧归位。哈哈,赚了一杯芒果汁。

以上分析全错。

哥哥本来是来点一杯芒果汁的,花33块钱。结果办一张会员卡花了98块钱。

你跟我说以后还送3杯饮品。拜托,3杯饮品不是白送的,前提是你得先买一杯。

假设一杯饮品的成本是4块钱,卖33块。现在买一送一,成本8块,卖33块。

你只要继续买,它就继续赚。

赚29块和赚25块,有很大区别吗?

所以这张会员卡的作用是:原本赚你33-4=29块,现在赚你98-4=94块。

再说一遍,这张会员卡的作用是:多赚你65块。

关键是,哥哥多掏65块钱那一瞬间,心里还有一种这波不亏的快感。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亏。

没事,哥哥只是想点一杯东西喝,心思在其他事情上,不想这么多。

但关于咖啡厅的套路,我联想起了星巴克。

在全球做咖啡馆做得最好的好像有两家,一家是COSTA,另一家则是大家更为熟悉的星巴克。

它们的关系,有点像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一些大型商场里面,一般不是开在对面,就是开在不远处。

在星巴克里面,你会发现。不管他们的什么产品,中杯、大杯、特大杯之间的价格都是只差3元。

没错,只差3元。

中杯27,大杯30,特大杯33。

但我们看到这样的价格牌时候,我们的心里开始对比了:

在容量上,特大杯比大杯多三分之一,大杯比中杯多三分之一。

然鹅多三分之一,才多3块钱。

如果你本来选择的是中杯,你大概率会犹豫:多3块钱,就可以要大杯了,对于一杯30块钱的咖啡来说,3块钱不算什么呀~

据星巴克的数据显示,选择大杯的客户高达90%。

然鹅事情完了吗?当你选择大杯,又会发现,超大杯只要33,呵呵哒。

纠结症犯了吗?

你本来要一杯中杯就够喝了,但你最后对服务员说:“我要大杯!”

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但很多环境下,人难以做到理性。

于是诞生了行为经济学,旨在把心理学和经济学巧妙融合在一起。

当我们选择大杯的时候,很多人似乎忘记了自己能否喝下这么多,而是盲目地考虑那个更加划算,多3块钱可以多这么多,似乎选择大杯更划算,不然自己就亏了。

所以,这里的中杯其实是用来当炮灰的,很少客户会真的点中杯。中杯只充当对照物作用,衬托出大杯是有多么多么的实惠。

再贴一个例子,是麻省理工做的一个实验,被很多Marketing书籍当做案例:

来自于《经济学人》杂志上的一则订阅广告:

电子版,每年59美元。

印刷版,每年125美元。

电子版加印刷版套餐,每年125美元。

第一种订阅选择59美元,好像不算贵。第

第二种选择125美元,突然觉得有点高。

第三种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同样是125美元,立马觉得,好实惠!!

这就是《经济学人》杂志伦敦总部那些头脑聪明的人实际上在操纵我们。那么这样做是让我们之间越过电子版的选择,直接跳到价格更高的选择:电子版加印刷版。

来吧,买这个最贵的,因为最实惠啊!不信你看!买其他?你是不是傻!

很多人买东西喜欢货比三家,然后选择最实惠,性价比最高的一个。

在对比的环境下,我们内心更关注的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在其他参照物的对比下,物品的相对优劣,并估算其价值。

在上述例子中,电子版59美元和印刷版125美元都是用来当炮灰的,目的是引出更实惠的125美元的电子版加印刷版套餐。

本文结论:

当你给一个产品定价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个价格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因此无法马上做出选择判断,消费者会习惯性地考虑,然后货比三家,最后比着比着就把你忘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多设置几个“炮灰”价格,作为参照物,目的是引导用户购买你预先设置好的价格。

在参照物的对比下,你的定价会显得特别实惠,还会让人产生马上购买的冲动,不然Ta就觉得吃亏了。

对,这就是人性。

相关文章

  • 咖啡厅的价格秘密,为什么你总爱点大杯?

    你在咖啡店买咖啡时,会不会在大、中、小杯中犹豫不决,最后觉得大杯好像更划算,而选择了大杯呢?那去买咖啡的我们,为什...

  • 咖啡厅的价格秘密,为什么你总爱点大杯?

    上星期经过福田中心区的时候,路过某咖啡厅。 拿起一本书,点了一杯芒果汁。 点单的时候,MM问:先生,要办一张会员卡...

  • 8.22

    价格锚点告诉你,为什么星巴克只有中杯,大杯,特大杯。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深深的套路……

  • 暖洋洋的感觉

    我喜欢看起来暖洋洋的咖啡厅, 点一大杯咖啡。 在咖啡厅里消磨属于自己的时光, 我喜欢在暖洋洋的咖啡厅里呆着, 在咖...

  • 用价值创造订单

    如果你去某咖啡厅,在咖啡的杯型中分别有中杯、大杯和超大杯,你会选择哪一杯?在某个问题调查中显示,接近60%的人会选...

  • 茶百道超级泥泥杯

    好久没点超大杯的奶茶了,以前喝过一点点的超大杯、黑眼豆豆的超大杯、以及不记得是不是KFC的水果超大杯。茶百道的这个...

  • 你认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吗?-《产品思维》: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为什么你总爱抱怨;自己如此勤劳,仍旧过不好今生幸福生活;为什么你总爱抱怨:别人的命运那么好,而偏偏自己时...

  • 你的大脑是自动驾驶,还是请了专职司机?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遭遇这种情况? 去咖啡厅买咖啡,本意是要个中杯的,然而服务员说加两块钱,可以换个大杯,你马上同意...

  • 【怎样用英语点咖啡?】

    【怎样用英语点咖啡?】 在咖啡厅,在具体点多大杯的咖啡时,有时会有一套自己的术语,从小到大依次为:Tall(中杯)...

  • 我的秘密

    我把秘密藏在了一个地方 你总爱问我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那是秘密 我以为把秘密藏在秘密的地方就不会有人知道 它就变成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咖啡厅的价格秘密,为什么你总爱点大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qy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