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是中秋遇上国庆节,图片里的场景只怕大家都不陌生吧?
有人就说了,这过节过节,到底是过个折腾还是过个形式。
这过节啊,到底是过个啥呢?
一
过完中秋,就是国庆,一大早,手机叮叮咚咚地响个不停,我打开微信一看,全是朋友发来的节日祝福语。
在回与不回信息之间,我陷入了犹豫不决。
当我仔细看那些发来的信息时,我发现,大部分是我很久没有联系或者从未联系过的“朋友”发给我的,而且这些信息几乎一眼能看出是群发。
对于这些“朋友”来说,我也许不过就是很长时间安静躺在他们好友列表里的一个称呼和偶尔翻新的头像,头像上鲜有红色的数字亮起。
不回,似乎有种辜负了人情的意味;回吧,又像是在例行公事。
索性不回了,假装没看见。但是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人家毕竟在过节的时候惦记着我,如今微信上也算见字如面了,我不回信息,不就等于甩脸子吗?于是只好一一给回过去了。
回完一波祝福,我正准备去约见故人,好好过一个节。谁知,手机又响了起来。
原来是在同门师生群里,学弟学妹们正在一波又一波地给老师送节日祝福。
其实我已经私信祝福语给老师了,但是群里大家都发了,我不露面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跟风又发了一句“节日快乐”。
这,大概就是微信过节的仪式感。
当别人都发,我不发,似乎我就错过了节日里的某种盛况。
这微信里不过节,倒显得我很不合群一样。
二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大家过的最起劲的,莫过于春节了。
小时候,我们总是盼望着过年。
过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可以走家串户贪吃数不尽的美味。在大扫除、贴春联、品年糕、互相拜年的习俗中,让人深刻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还有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必看春节联欢晚会,这已经成为中国人过年的标准动作。
我忘不了的,是我家大年三十早上祭拜神明的仪式。
当天,我妈会起个大早,首先将厨房整体清理一遍,然后开始在灶台前忙活。
蒸饭,蒸肉,炒菜,炸豆腐,炸年糕,一切都准备妥当了,用一只洗好的碗装两块豆腐,摆在灶台的特定位置,称之为“敬灶神”,每年年尾的第一顿饭,要先敬灶神,这是规矩。
敬完灶神,该敬观音大神了。家里最有权威的是我的祖父,这个仪式通常由他来主持。
用五只小碗分别装上五花肉、炸豆腐、炸年糕和素菜等,对应五只小碗盛着香喷喷的米饭,按照次序摆放在端盘里,五双筷子依次摆下,另外,用白酒酌满五只小巧的酒杯,齐整地放在一起。
祖父双手托着端盘,慢慢走向大厅,把端盘放在观音大神前面的桌上,点上香和蜡烛,一边为家人祈福,一边请神明用餐,拿起一杯酒缓缓倾洒在地面上,以示向观音大神敬酒。
做完这些,还要在客厅的角落里焚烧一些纸钱,还要放鞭炮,并让家里的小孩子们都过来跪拜。
当硝烟还未散尽,这个隆重的祭神仪式就搬到了屋外。在庭院的东南方向,以上的仪式会重复做一遍,新添的酒洒在了地上,放鞭炮的声音也更洪亮了。
祭完了神明,一家人的团年饭这才算是真正开始了。
这过节,其实也就是大家伙一起过个仪式感吧。
给平凡的日子找个热闹相爱的理由,这仪式感虽然折腾人,其实也挺有意思。
三
《小王子》里的狐狸曾说,仪式感使得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不得不说,我们需要节日的仪式感。
传统的节日,本身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清明扫墓祭祖,表达的是对亡故者的哀思;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是纪念以身殉国的楚国诗人屈原;中秋赏月吃月饼,寄托的是思乡情怀……
节日里的仪式,是感情的凝聚和释放。
节日是放松休息的时光,也是让朋友之间彼此取得联系增进感情的契机。
平时工作忙没时间,若还不趁着节日的清闲沟通一下,那每个人就真的成了一座孤岛了。
大部分人的生活本就如同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奇,唯有在节日里,生活被贴上各种祝福的标签,描上缤纷的色彩,被人为的刻意调和成有滋有味的佳肴,给琐碎的生活赋予了仪式感。
如今,节日的花样越来越多。除了中国传统节日,洋节日也兴盛不衰。
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各种节日轮番上演,小情侣之间,老夫老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师生之间,借着节日的气氛,互相表达真挚的感情。
很多人都看过或听说过仪式,信教徒在用餐前的祈祷,还有穆斯林教徒朝圣的跪拜,这些宗教性的仪式营造出的是庄严和虔诚。
也许生活本身很枯燥,但仪式为它增添了意义。
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需要仪式感去承载。
爱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事情,它需要仪式感去回温。
亲情、爱情、友情的表达都需要有仪式感,无数的小确幸,终能积聚一生的幸福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