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2020年7月23日,我国自主火星探险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一次性完成飞向火星,环绕火星,着陆火星,巡视火星的任务。一旦成功,将成为世界历史上首个一步完成“绕,落,巡”的国家。
如今已经进入地火转移轨道,七个月后将见分晓。
1960年,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第一颗探测器,1997年美国成功释放了首个火星车机器人,西方在这条路上翻滚了三十多年。
中国想要一次性实现对方三十年的目标,足以展现我们在航天事业上的野心。
中国科幻电影的新机遇
如果火星计划成功,中国将进入世界精英们的深空俱乐部。如今是火星,下一步也许是土星,金星,水星,甚至探索那些仅仅存在于小说中的,很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木卫二和土卫六。
航天技术这么牛皮,科幻电影怎么能输?!
但如果你问起身边的人,中国有什么科幻片,他们可能会回答《流浪地球》,还有那个说出口都丢脸的《上海堡垒》。
航天技术提升的是国家硬实力,它能引起外国精英阶层的重视;而科幻电影输出的是软实力,它能让普通的民众相信中国实力。
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从来都不只是供观众享乐的爆米花,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神经制剂。
从《星球大战》,《独立日》,漫威宇宙,再到《星际穿越》,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强大的特效,好莱坞的工业水平,也不是天行者们玩激光剑,美国队长与钢铁侠插科打诨,而是从地球到银河系都在讲英语,美国的军事力量可以抗衡外星势力,无处不在的NASA会让观众默认美国拥有地表最强的航天技术。
同样的,我们不可能拿着政府工作报告告诉外国的朋友,这是中国实力。但我们可以利用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共情艺术,它有非常强大的宣传功效。
1997年,王小波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他提出了四个点:科学知识,想象力,资本,社会现实。最后一项其实是最重要的。放眼世界科幻史,无论是工业革命时期科幻小说的诞生,还是美苏太空竞赛时期井喷的宇宙探索类影片。科幻电影,总是与时代相关的。
我相信,火星时代,或许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机遇。在此之前,我先分析一下世界与中国科幻的发展进程。
世界科幻简史
早期的科幻小说起源于欧洲,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开始担忧科学发展,于是在1818年出现了有关疯狂科学家的《弗兰肯斯坦》;之后的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运动时期又诞生了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而威尔斯则关心科技发展中人的生活,他凭借《时间机器》成名,小说主题常常是“外星人入侵”“时间旅行”“反乌托邦”;这一时期的小说以幻想为主,天马行空,但缺少硬核的科学理论。
电影诞生后,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部带有科幻元素的影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期,硬科幻小说占据主流。雨果·根斯巴克创办了第一本科幻杂志《惊奇故事》,开创了科幻类型文学;小约翰·W·坎贝尔则发掘了一批黄金时代的科幻巨匠,包括发明了“机器人三大定律”的艾萨克·阿西莫夫,以及写出了《星际迷航》的罗伯特·海因莱茵。同时受纳粹专制主义的影响,反乌托邦小说也在这一时期盛行。
战争时期,欧洲科幻片严肃地讨论着人类未卜的前途,而经济大萧条的美国为了逃避现实,只能拍些具有科幻元素的搞笑B级片,就图个省钱和开心。
战争结束后,受到曼哈顿计划,广岛原子弹,美苏冷战,太空竞赛,UFO目击事件的影响,西方的科技实力大大增强,人们一边为科技欢呼,一边又隐隐担心,因此出现了《哥斯拉》这样恐惧原子弹的作品,以及大量外星人入侵的电影。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西方科幻小说进入了新浪潮时期,越战,环境污染,毒品泛滥,再加上科幻始终无法进入主流文学殿堂,作品呈现出悲观,意识流和刻意求新的特点。但经济的回暖却让电影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影片进入大制作时代。
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让科幻电影成为了一种类型,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而同一时间,大量黄金时代的科幻小说被搬上荧幕。
冷战之后,美国进入霸权时期。对于美国人民而言,真正的“敌人”似乎变成了政府与垄断企业。从《银翼杀手》到《异形》,大资本控制了国家,他们的魔爪不仅伸向未来,更伸向了宇宙。
到了八十年代,《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终结者》,《E.T》陆续出现,美国科幻片上升到了另一个工业高度。
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世界悄然进入互联网时期,而赛博朋克也在此时应运而生。从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开始,出现了大量赛博朋克类型的科幻小说,主人公们都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社会被政府和财团秘密控制,故事围绕黑客与人工智能展开。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让特效更加精进,《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中国科幻简史
由于闭关锁国,中国的科幻小说迟到了西方近一百年。1904年的《月球殖民地小说》是中国第一部被认可的科幻小说。而1938年的《六十年后上海滩》是第一部科幻电影。
新中国成立后,科幻小说彻底进入了儿童文学的领域,且集中为短篇。代表作有郑文光的《从地球到月球》。这一时期的科幻电影也都是儿童教育片。
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一股新的风气吹进中国。硬科幻作品渐渐出现,杂志上也出现了成人向的产品。1979年创刊的《科幻文艺》(现为《科幻世界》)开始扶持中国科幻的新势力。1980年的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讲述了中国科学家与外国势力的斗争,被刘慈欣称为“中国唯一一部纯粹的科幻片”。
但1983年的一次大会上,钱学森指责科幻电影贩卖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破烂,应当偏向思想性与教育意义,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科幻电影又再次变成小朋友看的教育片。但仍有佳作,例如针对重男轻女的《男人的世界》,保护环境的《大气层消失》,以及战胜外星人的《疯狂的兔子》,他们的故事都不落俗套,还具备教育意义。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进行科教兴国,也大力发展航天航空,科幻小说蓬勃发展,成人与儿童款式任读者选择,而《三体》更是冲出国门,走向了世界。但中国的科幻电影却突然消失了。在好莱坞大举进攻中国市场之时,工业水平落后的国产科幻片显得实在寒酸。
无论是中国还是好莱坞,社会的风向都左右着科幻片的发展。
中国科幻片的未来
中国科幻片依旧很难很难,即便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科幻小说。说到底是电影工业的差距,而工业无非是人才,技术,资本与政策的差距。
首先中国缺少能拍科幻片的导演。王小波说科幻片需要科学知识,但我们的导演都是电影学院出生,别说学习理科知识了,学校里连个理科生都见不到。
第二,编剧不会写科幻,科幻作家不会改编剧本。
第三,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特效技术大有长进,但仍然不可能与好莱坞,韩国,新西兰相提并论。
最后,如果说导演可以培养,剧本可以精修,特效可以与他国合作,那完成电影最最重要的一步,还是资本。而资本,没有信心。
不久之前,我与一位电影出品公司的主管交谈,他们表示还是更愿意投资动作与喜剧片,不一定大赚,也不会大亏。可科幻片是一项风险投资,投资大,团队不成熟,你不知道拍出来的是《流浪地球》还是《上海堡垒》。科幻片找资本,跟千里马找伯乐一样。只有懂你的,才会投你。民间的信心显然不足,所以需要的是国家的扶持。
二十多年前,王小波调侃,拍科幻片向上头申请很难,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片子对国家的意义。但现在我有了。美国当年火星车没落地,就已经拍了《星球大战》,如今航天事业大好,我们马上就要征服火星,是时候趁热打铁搞一部科幻片了!
最后,喜欢本文记得【赞和关注】哟,想看更多有趣的故事,来VX公众号:土卫儿六胶片厂(Titaner666)瞧瞧!
公众号历史文章:
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