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为王的时代,如何互相给予并各取所需一直是我们该思考的东西。我在实践,攫取一些东西也尝试给别人一些东西,但往往而不能。
在近半年的实践中,有了一些感悟,也有了一些收获。
首先,在内容创作方面,如果将内容生产者按内容本身进行分类,大约分两个类型:
·干货型
·感同身受型
从内容生产大的趋势来看,干货型内容生产者一直是一个能够短时间内迅速爆发乃至成名的类型,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干货是很难写的东西。
第一,你是不是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是这方面的权威?要求再低一些,你是否擅长某个方面的内容生产?
第二,干货不同于作家的文风,再怎么练练不出风格。你要想让一个人关注你甚至迷恋你,一定是最终喜欢你的风格继而喜欢你给他传播的东西,而不是单纯制造内容,干货毕竟是精华中的精华,你再怎么砍木头造车,总有一天资源也会枯竭的,更新速度不会跟上你的生产速度和生产量的要求。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社会化媒体兴起的时代 ,pgc已渐渐转入ugc领域,意味着专业生产者的权威已不再具有,相反的是,你只要是有观点的,你就可以说出来。这样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是,任何人都是生产者:比如在媒体行业领域,记者已不再吃香,不要妄想着你还是第一手资料,第一手新闻,观众早已到现场为你微信微博头条直播;再比如你不是专业摄影师,但是你热爱摄影,并在这方面有所心得,遇见摄影盲你同样也能娓娓道来,你就是专家。信息碎片化了,任何人都是专业的似乎,但是专业的多了,你就是业余的了。其实说到底你还是业余的,干货就是干货,你不够权威,怎么会有人去看你?
当你能够不间断的生产内容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很幸运了,你摸索到了自己的定位。你很好奇,为什么你能这么快火起来?是的,因为定位,你短时间内就有了能带给对方需要的东西的能力,这个的意义就是,你把握住了一个类型的人群。pgc的专业生产者像逻辑思维的罗振宇,吴晓波频道,甚至是霍金这样一个外国的瘫痪科学家开微博都能一天内涨粉200万?为什么他们能短时间内大爆发?排除人气、炒作、运营等其他因素,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他们在专业领域的专业生产力,像罗胖的藏书、吴晓波和秦朔的财经评论、一条的视频等等,这也间接解释了ugc对内容深度的掌控有多厉害!
至于感同身受型内容生产者,它的火爆程度一定是很低的,因为他们早早就很有自己的风格和行事态度,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就像我很想火,但很不幸,我是这种感同身受型的作者。我做事很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我往往不明白自己的定位,比如,我在简书上发的文章一样,第一篇没上首页就已经100多的阅读量,感觉还不错,好多简友们还在评论说你写的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现在生活状况也很像你写的那样;然而到了下一篇就不行了,原因是我发文章的时候用图习惯于用漂量女生的图片,投稿的时候,竟然有拒稿官私信我说:“你把图换了,我就给你上!”可是我任性傲娇地换了……另一个漂亮女生的照片,拒稿官最终决定:放弃我。有时候任性傲娇真蛮坏事的,想要任性傲娇,我想你得有任性傲娇的资本才是。相比于干货型,感同身受型的内容生产者们就缺了这项资本。你能给别人什么?感受吗?毕竟人和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好多人都在埋怨简书,不是分享故事吗?现在首页上到处都是干货,又是合作企业搞什么软文、征文大赛(魅族+魔兽),初衷哪里去了?在我所关注的简书签约作者里也是看到了类似的情况:像剽悍一只猫、彭小六这些都是干货出生的作家,在简书平台完全没有初衷可言的。剽悍一只猫已经牛逼到直接在简书上放ppt,就像一只猫,懒到连字都懒得码了。
其实,这样说这几位大神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嫉妒的,因为他们也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但是对于同龄人的成就,羡慕嫉妒恨是应该有的本性。嫉妒就嫉妒吧,但不妨碍怎么去看待他们这样一些作者。比如剽悍一只猫吧,文章虽然是干货起家,但看他的文章越来越能感受到他这个人的性格,比如有一篇《我就是那个读书多的农村人》通篇说的就两个字:读书。我是这样理解的:剽悍一只猫大约就是一个二十多岁和我们差不多大的人,但是好学勤奋,干货文章的很大一个缺陷就是太干燥无味了,然而,因为剽悍一只猫这篇文章的风格,倒是很乐意去翻看他的土鸡汤了。感同身受型的作者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感染,因为他们有风格,无论是灌鸡汤还是讲故事,都能够感染到与他有相同想法的人。现在好多这样的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萧秋水的萧秋水、他在江湖飘的达达令,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李筱懿,甚至众人熟知的papi酱也是,他们都是很有生活态度的人。
其实读者在看你写的文章的时候,一般会有两个反应:第一,这些东西对我有用,额额,我需要这些;第二,你说的好对啊!真的跟我的经历一个样子。很明显,前者是在看到好的干货文章的时候的反应,后者则是看到感同身受型作者写的文章的反应。上述的两种类型其实是两种极端的表现:你有品位而你却没有风格和你有风格而你却没有品味,这往往就像男生的性格一样,但这里告诉你:女生看到这两种性格的男生一定会被迷住,但分手是迟早的事情。
很奇怪吧!因为无论是干货文还是鸡汤文总是残缺的。一个你可以风靡一时,一个你连风靡的机会都没有。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自媒体人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定位和风格。就像一位简书作家尹沽城曾在文章中写道他的纠结,他发过写故事的文章在简书上不受待见,然而他就会适时地补上干货跟进;也有最近关注过的这样一个公众号:房车小公主的环球日记,一家三口去世界环游然后摆上自己拍的照片,就像刷朋友圈儿一样。他们所做的并没有前面所述些自媒体人有名,但他们依然会有人去看,就像环球日记,即使每天的阅读量只有一千甚至不足,但是每天会有几十个人打赏支持,尹沽城也很懂怎么在简书上发文,但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风格:写故事、写小说。
无论是好的作家还是自媒体人,定位要准,风格要稳是你有所成就和坚持所必备的。我们总在尝试着先找准定位,然后再去形成风格,因为时间所迫;的确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只能先互相给予,再各取所需,因为没人会无缘无故地救济你。然而,事实是两者并没有什么先来后到,你能否短时间抓住定位,或者短时间形成自己的风格都不是你能掌控的,就像剽悍一只猫所说的:“不去做,然并卵。”去尝试、去坚持,相互给予,才能各取所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