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上的自我压抑

心理学上的自我压抑

作者: 沐宛之 | 来源:发表于2023-10-03 21:28 被阅读0次

    李如彬老师讲解

    自我压抑是自我攻击的一个种类,属于自我人格类的问题,它叫做坚定型人格

    自我压抑的人都有以下的特征:

    1、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想法、语言和感受。

    2、不能够真正的坚定,他自己可能会认为我是个坚定的人,但是在面临着外界的一些变化的时候,很容易被打破这种边界感,或者是坚定感。

    3、自我压抑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自我攻击,也就是当我进行了自我压抑后,我就会反刍我当时为什么不这样去应对,不这样去说他,或者我为什么要退让,为什么不反抗?

    4、自我压抑的人一定会有自我隐藏,对待外界的时候,他们是应对姿态,也就是说我在应对外界的人、事、物,包括沟通,并不是真正的交流状态,它是一个应对姿态。

    5、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或者是伴侣进入到了温馨的环境中,那么往往如果对方开玩笑或者不正经的时候,你就会立刻抽拉出来正经严肃的状态来应对这个模式。

    6、自我压抑是性冷淡的主要来源。

    7、有人会追求释放性,比如说坐过山车、蹦极、那种尖叫就是释放的感觉,会觉得放松。

    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压抑?到底在压抑什么?

    我们在压抑自己的时候,如果我们去感受当时的那个感受,就会发觉它是一个软弱感,背后一定是害怕和担忧。所以说当我们进行自我压抑的时候,我们同时感受到了担忧、害怕、软弱这三种感受。那在另外一方面我们就会去追逐一个非常坚定的自己,压抑一个软弱的自己。

    我们为什么会压抑一个软弱的自己?

    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出乎大家意料,我们真正压抑的其实上是坚定的自己,我们才是软弱的自己。我们的软弱感来源于害怕自己的坚定。

    举例:如果我们看到一个7岁的小男孩,他非常善良,他对周边人一直都非常的友善,并且他会去关心周边的人,但是他在一个小朋友的团体里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欺负,甚至是霸凌。但他依然非常友好和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我们看到这个小男孩被不友好对待,被霸凌的时候,我们会对他说一些什么?

    我们会不会说你不能对人这么和善,不然别人会欺负你的。当我们这样对小男孩说的时候,你就打破了他的坚定。

    坚定这个词本身就是不以任何外界因素所干扰的,被干扰的一定不是坚定。

    案例:有一个男性来访者,他有非常深的自我压抑,他想探寻背后的原因,当那个画面被呈现出来后,背后的原因是他在7岁那年,他的父亲逼着他给他的妈妈写信,信里面的内容是非常侮辱性的字眼,然后他看着这个画面,他非常纳闷。当时写信的那个孩子,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那个写信的孩子在想,我怎么样才能不伤害妈妈?有怎么样才能不伤害爸爸?当他知道了这个孩子心里面怎样想的,他整个人暴怒了,他对那个孩子大吼,他说为什么?

    因为他的妈妈抛弃了他,他的爸爸对他也非常糟糕。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中,他居然还在那里想我怎样才能不伤害爸爸妈妈,为什么?

    他整个人陷入到巨大的愤怒和暴躁里面,结果那个孩子就非常坚定地看着他,然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坚定。对吗?然后那个孩子点了点头。

    然后再引领他看向下一步,坚定的背后是什么?

    坚定的背后是不变,那个孩子永远都不会改变他对父母的爱,无论他的父母对待他怎样,无论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化,这份不变的爱其实上就是坚定本身。如果能被外界干扰的那就不叫坚定。所以他才知道那时候他是坚定的。那时候他是坚定的,那么现在的他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的他其实上就是软弱,因为他担忧害怕,那个孩子不停地去这样做的时候会伤害到自己,所以他产生了一种软弱感,进行了自我的压抑。

    坚定的背后就是不变,我们不变而变的坚定,当我们不敢相信自己非常的坚定、那么的有爱、非常有爱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了担忧,我们担忧这会给我们带来伤害,这时候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软弱。

    所以说坚定是非常巨大的力量,那么在这个巨大的力量里面,我们又害怕这股力量的时候,我们就会防御这个坚定,怎么防御呢?我们就要压抑这个坚定,我们在外在就会认为我们压抑着一个软弱的自己,但实际并不是,我们压抑着坚定的自己,这是一套防御机制,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能进行主客体分离,如果我们可以看向我们从小到大那一刻是因为不坚定而产生的软弱,才会发现原来我才是不坚定的那一个,我才是会变的那个,我才是软弱的那个。

    那么找到那个时刻,对那里的那个孩子说:谢谢你承载着我。

    为什么是承载呢?如果我们足够地认识自己,你就会发现你身上一定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一直在支撑着和承载着你。那么再对他说:请允许我和你一起。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收获真正的坚定,如果我们可以接受这份坚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上的自我压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ze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