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周日,晴
早上起来,天气是出奇的好。老公又在想着出行计划,可我知道昨天安排了很多事情,不知道有没有空闲时间。
昨晚儿子已经订好了早饭——疙瘩。这是晋南特色,儿子小时候在奶奶家生活过一年半时间,养了个山西南北风味兼容的胃,每次回老家,早上必吃婆婆做的疙瘩,有一年寒假回去,问他初一早上吃什么,他说疙瘩,引得众人哄堂大笑,他才知道这个饭不登大雅之堂,不过还是喜欢。我也喜欢他的喜欢。小孩子现在喜欢传统食物的越来越少,都是把汉堡披萨什么的排在前面,我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自然包括传统美食。没人吃了,自然要没落甚至绝迹。我们家是传统食物的坚定维护者,各种传统食物基本都会做也爱吃,因此儿子也爱吃疙瘩等等。
既然答应了就得做,我虽然不熟练,但是也做过几次,基本的流程是没问题的。况且昨晚姐姐又传授了几个关键点,增加了我的底气。说干就干,备面,开水,烫面,和面,捏,煮。搞定。好像有点少哦。先不管,不够再说。
然后准备炒土豆丝。找了一个大大的土豆,有菜刀那么大,削皮都是让它躺着削的,拿不动。好不容易削好皮,切了一会儿,那个累呀。老公看见了,接手过去,连切带炒,搞定。叫儿子吃饭。
小结一下,疙瘩数量有点少了,(搭配了些葱花饼),煮的时间有点短,土豆丝盐少了,没有放酱油(婆婆公公的土豆丝是要放酱油的,而且炒的很软,儿子爱吃)老公说他的土豆丝和老家炒法不一样。总之,比婆婆做的差很多,只能等婆婆来了再给儿子做地道的疙瘩咯。
饭后一家人轮流洗漱,妈妈的微信到已经来了——赶紧的吧。好的好的。
就这样说着马上马上就到,也还是10点才过去。接上爸爸,往大殿而去。
有一件大事。当年奶奶在世的时候,请人做了画案供奉。如今爷爷奶奶均已过世,无人供奉,只好送到我们当地庙里去供着了。今天是十五,正是好日子,正好办这件大事。
天气很好,有一点儿风,无雾霾。大殿是我们当地很有名的庙宇,香火很旺。我们到了的时候,有人已经烧完香离开,有人正在烧香。这个主殿自古有之,山门是二十多年前爸爸带人所建,所以爸爸来此地很有熟识感。他去找主持海龙说话,我们去找碑文,果然找到了爸爸的名字,拍照留存。一会儿爸爸安排好了画案之事,磕头上香,打道回府。
路过合索,又去浇花。自从一楼装修开,爸爸妈妈是不再惦记合索的房子了,浇花都是我们路过捎带。
回到家妈妈的饭菜已经准备差不多了。儿子惦记着下午去滑雪,可是妈妈发好了面要蒸花糕,吃完饭我一下子走不开,就让父子俩先去理发。谁知道这俩人理完发回家去了。我这边做完蒸上,急忙赶回去,已经快要4点了,看来不能出门了。说过的话没有实现我很不舒服,不过老公应该早就给儿子做了思想工作了吧。
歇了一会儿,天色渐晚,老公让我给他撩裤边,说上次撩少了,有点长。好吧,我到不愁,就是没时间做饭了。老公说,我做。OK,就这样。老公做的是炒面片,嗯,和我做的味道差不多。看来老公的潜力很大嘛,要知道以前他从来没有独立做过炒面片。
儿子回来,家里明显的热闹、拥挤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