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WHO AM I 我是谁?

WHO AM I 我是谁?

作者: 依一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8-31 13:54 被阅读0次

    我是谁?嘿嘿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想过吧

    我们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你不会以为我要聊这个吧?

    不不不,今天不跟大家讨论哲学,简单的聊聊从神经学的角度出发,你是谁?

    从神经学的角度出发,你是谁取决于你去过哪

    听着挺笼统的,下面我将详细的解释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首先,我们人类在出生时的大脑是未完成的,什么叫未完成,从神经学的角度理解,就是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并没有将一切都连接起来,而是允许被生活经验的细节所塑造

    儿童期

        首先,我们要明白,儿童期的脑细胞数目和成年人的脑细胞数量是一样多的,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脑细胞会如何连接

        从图中可以看出,婴儿期的神经元是相对独立的,在此后在两年内,我们通过与外界的接触,脑中的神经元迅速的产生连接。而这时候,一个孩子脑中的神经元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

        对比一下两岁的孩子和成年人的神经连接图,你会发现这些连接没有那么密集了。这是因为,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如果突触可以参与到一个回路中,那么它就会加强,如果没有,它就会慢慢减弱,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能塑造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出生时就拥有了我们发展的各种可能,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我们所属环境的塑造下,我们强化了我们所接触到的东西对应的神经连接,而移除了其它。

    青少年

        人类大脑的构建需要25年的时间,青少年时期是神经重组和变化的重要时期,这种变化主要是自我意识。

        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这与我们大脑中一个叫做内侧前额叶皮层(MFPC)的区域有关。当你思考的时候,这个区域就会变得活跃起来,特别是思考一个情境对你自己的情感意义的时候。MPFC在15岁左右发育达到顶峰,这时青少年在社交场合中会形成高强度的自我意识应激反应,而成年人的大脑反而是习惯这个时期形成的自我感觉。

    已有研究表明,内侧前额叶皮质几乎参与了所有与自我有关的加工:在认知任务中,如情节记忆提取、高级语言加工、思维推理任务、学习新规则等,内侧前额叶皮质得到激活;在社会认知领域中,如心理理论、情绪认知、社会推理与决策、道德判断与发展、自我认知等,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探讨非常重要。(李稳,余细连,张力,2008;vanOverwalle,2009)

        同时,这个时期的大脑在寻求快乐相关的区域【伏隔核】时,对奖励机制的反应会很强烈。这种活动和成年人是一样高。但在控制参与决策、注意力和模拟未来的结果的眶额皮层上,青少年的这种活动和儿童仍然大致相同。

        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时期,我们具备一个成熟的寻求快乐的系统,加上一个不成熟的判断决策的区域,这就意味着青年人相比于成年人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青少年时期的我们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还表现在更愿意冒险,更倾向于激励同伴等。

    成年人

        在25岁左右,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大脑转变、我们的身体及性格的构造上就基本结束了,但,大脑的塑造仍在继续!

        出租车司机在不依靠导航的前提下,他需要记住大量的路线,每个客户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都不一样,而他不仅需要知道他能走的路线,他还需要判断出最优路线。科学家在对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扫描实验中发现,出租车司机工作时间越长,其海马体的变化越大,这表明,成年人的大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反,他们的大脑会重新配置,以至于训练有素的眼睛都能看到这种变化

    老年人

        大脑的老化不可避免,如果一个人不从事脑力活动,那么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就会消除,加上脑疾病的影响,老年人的认知系统也会受损。但是研究表明,如果维持大脑的活跃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的认知的,相反,消极的心态则会促进认知的衰退。

    所以,你是谁取决于你的神经元在做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HO AM I 我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dz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