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手机被什么消息刷屏,我不说大家也都能想得到。三年来,事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计划和预估,各种观点和议论通过各个平台拼命往人们的眼睛里挤,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氛围,不太喜欢看到网络世界里,所有人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情。
我知道跟风是人的本性!人之所以跟风,是因为那一阵风吹到了人们的痛点,而眼下的痛点,大家都是一样的,这种大部分人都未经历过的大环境,大部分人没有经验,少部分经历过特殊时期的人,一般不会轻易发声,学习历史、具有独立思考的人,会理性发声,既没有经验又不读历史的人,便只能跟着大家人云亦云。
两年前我曾是那些人云亦云的众多人之一,只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只能体会到自己的各种不爽,那是因为从我们出生到如今,我们这代人没有遇到任何一个不太顺畅的大时代。
四十年来,人们在经历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是孩童,不懂得那些下岗工人的不易。人们经历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正好是受益者,命运让我们冲进了扩招的大门里。人们正在经历经济腾飞的时候,我们正好处在各个起飞的风口。
半生走来,我们经历的是形势一片大好,只要自己愿意学习,愿意尝试,愿意努力,就能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慢慢前进。甚至是,若是遇上一个顺风的当口,一只猪也能随风起飞!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所以,当现实慢慢缩紧的时候,当生活不能像前三十年那样“随心所欲”的时候,人就受不了了!两年前的我,也是一千个一万个受不了!但今天,我不再感到难受,不再觉得日子过得不好!
我还没有系统地学过历史,只是读了一些些历史故事,读一些类似《战争与和平》的故事,读了一些如杨绛那样的名人传记,仅仅是读了这些,已经开始让我开始学会思考。
尽管我的思考还未能形成一个确切的观点,但我知道:眼下不是跟风的时候。事实上,任何时候都不是跟风的时候。
当人们被一种共有的情绪裹挟着往前跑的时候,能停下来的人,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人,能停下来进行思考的人,是一定不会被情绪所左右的人。
我不太愿意关注眼下大家都在关注的消息,手机上的很多APP都没有下载,但依然拒绝不了每天获取最新消息。身边的人,亲人朋友会以各种途径相互转达,对于他们的好意我心领,对于他们的议论我抵制——抵制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因为在目前看来,很难有哪一种言论能真正地做到客观清醒,再说了,眼下的形式,以后的形式,谁又能真正看清楚说明白?那么多的观点和议论,又有什么意义?
只要稍微看看历史、回顾一下历史,就能知道,社会的发展一直是有规律的,从秦皇到汉武,从旧社会到新世纪,一切事务都在不断的变化,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而在看不清的时候,最有效有安全的途径,就是尽量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静下心来读读书,不轻易评判,不轻易决断,不轻易发表论点。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圣人曾赞誉“宁武子”、“史鱼”、“蘧伯玉”等人,他们在“邦有道”和“邦无道”时的表现,或“愚”,或“矢”,或“卷而怀之”,却都具备同一个特点,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管住了自己的嘴,都是“识时务者”。
这些前人或许并不是最优秀的,他们的做法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称赞和模仿,但在眼下这样的境况下,我却宁可放下手机,捧着这些流传几千年的书籍,或朗读、或默读,读这些文字,能使人心境安宁,而不至于掉进风暴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