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

作者: 孟小猫 | 来源:发表于2021-09-04 15:56 被阅读0次

总概

1.拖延症

2.朝三暮四

3.不肯找好方法

4.没有营造好环境

5.与别人据理力争

6.只懂零和游戏

7.不总结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没错,我这篇文章正是基于这本书的一些思考。而本文的标题——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正是源于对这本书的一个逆向思考。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普通人读书,读了就是读了,而厉害的人读书,能够把书中的内容活学活用。我便用逆向的思维方式总结出七个不好的习惯,来避免我在成长路上走太多弯路。据说那些商业大佬们就喜欢使用逆向思考法,来检索自己可能会犯下的错误。

好的,那咱们来聊一聊这七个坏习惯,看看它们是如何对我们打出一万点暴击伤害的。

1.拖延症

拖延症无疑是最让人困扰的习惯,很多人饱受拖延症的困扰,有拖延症的人在参与某项工作或者参加某科学习时,总会一坨再拖,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

那么,拖延症是如何产生的呢?我相信除了那些极个别的慢性子以外,大多数人其实都不喜欢拖延时间,为什么如今有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呢?

结合我自身经历,谈一谈我的观点

无论是谁,在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都希望得到正向的反馈对吧,而这个正向反馈,恰恰就是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当付出之后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我们的积极性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得到正向的反馈,让我们始终保持动力,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我自己的话会先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让我完成这些小目标后,适当给予自己一些奖励,从一种 “付出+取得成绩+奖励” 形成一个正反馈,这样我就能持续坚持,不断提升。如此一来,那些比较遥远的目标,被我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后,逐一拿下,不断靠近那个理想的状态。

2.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形容一个人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现在外界的诱惑太多了,我们在坚持的过程中,尝尝受到各种信息的干扰。如果内心不够坚定,只能看到眼前短暂的利益,将难以对一件事情持续投入。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取得持续的收益,是一定要持续不断投入的。朝三暮四就意味着只能浅尝辄止。只能懂点皮毛,而无法深入,都懂一点,但是无一不精,只能成为一个庸才。如今这个社会能取得成就的人,正是各个领域的专才。

3.不肯找好方法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些聪明的学生,他们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却总能保持好成绩,他们能够做到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玩耍的时候尽情的玩耍。我们也看到一些学生,他们学得很吃力,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依然平平。是他们脑袋不聪明吗?不一定,我们看过了很多学习成绩不好,但却在其他领域表现优异的孩子。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想要告别低效努力,一定要多交流多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没有好环境

想必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从小都听过,就是在警示我们环境的重要性,因为环境对一个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

如今网络让我们的沟通变得更便捷,但现代人却越来越封闭在自己的环境中了,我们的圈子其实越来越窄,这是很值得警惕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活在固定的环境,和差不多的人说着差不多的话,做着差不多的事,那他将来能成什么样,我们也差不多能猜测到。

如果你的身边都是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人,想必这对你来说件很痛苦的事情吧。 我们要想摆脱这种困境,一定要学会当断则断,多接触优秀的人,与积极的人为伍。想融入到一个优秀圈子,过程肯定不会舒适,谁都愿意呆在舒适的圈子不是吗?但一个人铁了心想变得优秀,这点困难是难不倒他的。

很多小学弟跟我反映,他们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很努力,但读了大学之后就懈怠了。

其实这也是因为环境造成,中学时,同学们之间彼此你追我赶,大家自然会逼迫自己努力。但是到了大学以后,环境就变了。没有了监督也没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很多人便放松了下来,从众心理会让我们去融入大环境,当周围的同学都在玩游戏或者追剧,我们肯定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5.与别人据理力争

我们都说宁与君子争高下,不与小人论长短出。一个人如果活的很固执,是很难被别人说服的。如果双方观念不同,而且固执己见,无论怎么争论都是徒劳。平时看不出来这个人有多聪明,一旦出现争吵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变得能说会道,思维活跃。

为了争输赢,他们会不断的从大脑中检索出能用的信息,让你招架不住,即使是自知理亏,也不能认怂。但鸡蛋里挑骨头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费尽口舌,只会让对方更加的固执己见,甚至双方也会更加的殊途陌路。

最终不仅浪费了我们的时间,还影响了我们的情绪。所以,宁愿和志同道合的人争高下,也不和三观不合的人争输赢。

6.只懂得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可以解释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建立在如何将别人踩在脚下。如果每个人都遵照着零和博弈的规则来玩,内卷一定会拖垮所有人。谁都不愿意被别人踩在头上,所以靠着零和博弈就算有一天你爬了上去,迟早也会被大家给拉下马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科维创作的《第三选择》这本书中便提过,我们除了投降认输和拼到头破血流以外,还有第三种选择——共赢。这需要双方建立在互信互助的基础之上。这也是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的战略方针。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团体的支持之上。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

7.最后一点,不善于总结


不善于总结的人做事是难以长久的,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总结,容易在同一件事情上重复的犯错误。在一个地方跌倒一次不可怕,跌倒两次也没关系,但是如果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三次四次,那真的就有问题了。

善于总结的人,能够不断的自我完善,调整打法和战略,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擅于总结的人,才能做到持续更新,持续进步。

相关文章

  • 利滚利(复利)来了解一下

    刚看了篇“改变自己”微信公众号分享的尹晓静的文章《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提到的一个坏习惯就是“疯狂输入但从不...

  • 哈哈,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

    《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 第一个习惯:缺席 也许你曾经听过伍迪·艾伦所说的这句话:“百分之八十的成功来自于出席。...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76——77页阅读

    这一页讲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反义词——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认为,除了要知晓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顺序的...

  • 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

    今天聊聊有哪些导致低效能的习惯,发现他们的客观存在是走出来的第一步。这是从《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反向总...

  • 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

    总概 1.拖延症 2.朝三暮四 3.不肯找好方法 4.没有营造好环境 5.与别人据理力争 6.只懂零和游戏 7.不...

  • 培养持续的优秀习惯

    从低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开始培养自己的优秀习惯,只要你心里切记低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你就会想我不能做低效能人士,我要做...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知识技巧和意愿的结合。 作者说:变化越彻底,挑战越严峻,七个习惯越重要。 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

  • 从对立面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理解高效能七个习惯的最好方式,是看它们的对立面,以下讲高效能人士与低效能人士做了对比: 习惯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

  • 2018-11-3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统合综效、不断更新(那,还记得低效能人士的...

  • 2022.10.6 关键词:低效能人士

    2022.10.6 关键词:低效能人士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在成长这条路上我们还是用错方法,养成低效能人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pr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