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看《后来的我们》的原因,一是因为是五迷,二是因为看到了“导演刘若英”这五个字。但是要是我知道这又是一个讲北漂的故事,不好意思,我就不会去看了。
像北漂类型的电影,讲究的就是“共鸣”二字:
在北京落户非常困难只得靠时间熬,我产生了共鸣;
凭北漂这点打工的工资这辈子感觉都买不起房子,我也产生了共鸣;
工作郁闷不顺心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在小小的隔间里疯狂打游戏抽烟喝酒解愁,我更是产生了“cnm这tm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啊”的强烈共鸣……
可是共鸣之后呢?
男主可以随着编剧的天马行空顺理成章地赚到了钱买到了房,而产生共鸣的我哭得像煞笔一样之后,依然只能继续打着不怎么赚钱的工,租着极小的合租房,房间还没有一个可以随时推倒的爱笑的小姑娘。
是吧?这类型的电影和鸡汤文差不多吧?让你觉得讲的很有道理,让你产生共鸣,但是却丝毫改不了你的现实状况。
我们以为产生共鸣后的我们,是能事业蒸蒸日上飞黄腾达的我们。然而真实的后来的我们,却只是不断重复昨天的我们而已。
我也询问过身边的朋友为什么要来一线城市打拼,有的说老家是农村不发达,不想过那种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柴米油盐、结婚生子;也有的是在一线城市上了大学,被繁华热闹的城市迷了眼,想在这里赚钱享受生活不愿意回去;还有的觉得一线城市无论教育、医疗都非常发达,希望在这里生活培养下一代;最后的就是因为其他人都来一线城市啊,选择多机会多,所以我也来了……
前三个理由都是自己主动的选择,而最后一种就是自己迷茫时候被别人灌输的思想:反正你也不知道干什么,去大城市呗,总能找到自己选择。对于这种盲目的心理,我只想说,一线城市的机会是很多,但是竞争也更加激烈,因为在这里根本不缺人才。在老家的时候假设你有十种选择,你很迷茫不知道选哪个,到了一线城市之后,你可能面临着一百种甚至一千种选择,我不认为你会比之前更清晰自己的道路,因为你连“要不要去一线城市发展”这个问题都是别人帮你选择的。
另外,最后一种理由的人因为盲目跟风,所以非常容易受别人观点的影响。像是影片中的林见清,因为喜欢的姑娘方小晓一直想要北京的房子和户口,所以他自始至终是在为方小晓的目标而努力着。白天打零工维持生计,空闲时间进行游戏设计,最终游戏大卖,获得“畅游”公司的青睐。林见清一直以为自己的方式是对的,赚了钱第一件事买了房,想把父亲和小晓接过来一起住,但是小晓却说和林见清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不那么想要北京户口和房子了,她只想要一个家的感觉。小晓是爱他的,为了他可以什么都不要。但是他却理解错了,觉得她看不起他。
当你所有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别人话语上的时候,一旦别人的观念有所变更,你那所谓的成就感也会随着崩塌。你从不想做优秀的自己,只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样子。
抛开北漂这个大话题,电影中还有其他的共鸣与感动——比如亲情:林见清回家教父亲使用新电视遥控器时候的些许不耐烦、除夕夜年夜饭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少儿子总也不回家、林见清父亲因为眼睛看不清的关系低得离桌子只有几厘米的距离写信给方小晓……还有影片结束时候那些在白板上写遗憾的“我们”。
电影打出了中国人最大的牌——异地工作与过年回家。这种落入俗套的共鸣,即使到下一个世纪,感动还是会存在的。只是这部影片的“我们”想要指代的,可能涉及范围太广了,我觉得只用来指代爱情就够了吧。抛开北漂,抛开除夕,作为一部纯爱片,可能会更好(但是如果话题不够大,那就得更考验剧本、画面、演技了,怎么感觉怎样都是矛盾地难以抉择呢。尤其再来看看国内纯爱片的分数……还是都搭进来赚共鸣吧!)。
对于在异地打拼产生共鸣的孩子们,看完可能更多了一丝焦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