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我们王芳名师工作室的一众老师早早来到许昌市毓秀路小学进行全国教学名家蒋军晶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学习。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按照活动安排,今天上午第二位为大家展示的是毓秀路小学的邹静老师,她今天带来的展示课为《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课。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邹老师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学会阅读。
默读故事,找关键词句,了解内容,自主探究发现、掌握“神奇宝物”故事的写作密码。
2.学会思考。
利用表格,通过比较阅读,体会宝物带给主人公的不同结局,引发思考。
3.学会表达。
发挥想象,尝试编写有“神奇宝物”的故事,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首先,邹老师以图片和谈话重合切入的方法导入了新课——看宝物猜故事,快速抢答,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紧接着,邹老师用“阅读故事 习得方法”的阅读策略开启了今天的寻宝之旅。
(一)阅读《阿拉丁神灯》。
1、自主阅读 初步感知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群文读本,翻到第37页。《阿拉丁神灯》是我们今天阅读的第一个故事,请同学们先拿出笔标上自然段序号后默读《阿拉丁神灯》,尝试完成表格,表格围绕篇名、宝物、哪里来的,给主人公带来了什么几项内容展开。
2、找出关键词句 了解故事内容
生默读后汇报表格的填写内容,师相机指导阅读方法。
3、借助表格 梳理总结故事内容
师请学生结合这些词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围绕宝物神灯写了哪些内容? (出示课件 “《阿拉丁神灯》这个故事围绕……写了……写了……还写了……” )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二)方法迁移 合作学习
师请学生继续通过借助表格,找关键词句的方法阅读第二个宝物故事《神笔马良》。并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默读《神笔马良》,完成学习单。小组汇报交流。师总结。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三)联系课外 强化所得阅读
邹老师指出,这两篇神奇宝物故事篇幅都比较短,上周她布置给大家阅读的《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长篇宝物故事。请大家借助群文读本上简介,回顾故事内容,完成学习单。
最后请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都写了什么内容。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四)对比统整 总结宝物故事的写作密码
1.找异同 谈发现
师:请同学们看我们刚才阅读的这三个故事,你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
2.师引导交流讨论:在这三个故事中,你更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王葆最终放弃了宝葫芦,如果是你,你愿意放弃吗?
邹老师设计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故事都有一个宝物,都写了宝物的来历和宝物对主人公生活的改变。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五)学以致用 操作实践,创编宝物故事。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破译了宝物故事的写作密码,你们想不想自己编写一个宝物故事呢?学生在学习单上自主创编
六、书目推荐:中外对比,简要介绍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 听《故事里的“神奇宝物”》群文阅读教学课有感最后,蒋军晶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蒋老师说,想要教好群文阅读课,教师必须跳出思维的“舒适区”。教师应顺势改变以往以教字词,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及中心思想的教学习惯,应当引导孩子通过阅读能够真正了解故事真正的背后价值,提升孩子的阅读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就好比这节课的真正意义不是在追问孩子“宝物究竟神奇在哪里?”而是应当让孩子们通过老师的引导,切实体悟到“能够给予我们幸福和快乐的,不是宝物,而是我们自己。”唯有如此,才能逐渐改变以往我们普遍停留在低层次徘徊的阅读教学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