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杜甫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四月到达夔州。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九个月,其间所创作诗篇数量450余首,是流传下来杜诗的三分之一。
这段时间是他穷困潦倒的时期,又身体抱恙,但“文章恨命达”,这也是他诗作爆发的阶段。无论平仄、对仗等体式,还是起承转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来。他的诗句在格律中游刃有余,功力已臻化境。
《秋兴八首》组诗就成于夔州,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以忧念国家兴衰的思想为主题,以夔州秋景,诗人的身世飘零为基调。在第一首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的描写后,经过第二首独处古城,翘首北望长安的情绪烘托,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诗人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抒发自己有志而不遇的慨叹。我们具体来看这首诗,从这首诗看律诗的标准:
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律诗作为近体诗,是需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杜甫作为近体诗的巨擘,特别是在老年诗作成熟之际,言必有章法,意必有纵横。
我们来看杜甫的律诗。起句“千家山郭静朝晖”,很容易得出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第二字为平,尾字为平,所以这是平起押韵的平仄格式,押平水韵“五微韵部”,正格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三五不论的情况下,第三字可平可仄,这里的“山”字为平声,不会影响整首律诗平仄关系的推导。根据“对、粘”规则,得出整首诗的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大家可以自行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平仄相符。第六句“刘向传经心事违”,“心”字和首句“山”字一样,这个位置可平可仄。可以看出整首七律是合平仄格式的,韵脚“晖”、“微”、“飞”、“违”、“肥”均属于平水韵“五微韵部”,合韵。
律诗格式要求第三点就是对仗,颌联“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颈联“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都是对仗的。
所以,从格式上来讲,这是一首完全符合规则的七言律诗。当然这只是格律,诗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看内容和写法。律诗类似于一篇小文章,讲究“起承转合”,我们逐句来看。
起句“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从写景入手,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和状况。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都静静地沐浴在朝晖里,我天天去江边高楼里,坐看江岸翠峰。这大概就有些了时间空耗,身不由己的况味。
承句“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承接首句,继续写景,用对仗手法开始铺陈细写,并用“清秋”点出具体时间。“信宿”就是连住两页的意思,“信宿渔人”其实就是指一直在江上劳作不上岸的渔民。那些几日不曾上岸的渔人还在江上泛舟,时间已经是清秋了,燕子却还在飞来飞去。这两句是继续写景,但是隐隐透着人在江湖飘,清秋燕子不得归的意思。
转句“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不再看眼前景色,写起了典故,点明诗意所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对仗,也是诗人回忆自己的仕途遭遇的两次重大变故。《后汉书·匡衡传》载,汉元帝初,匡衡数上疏陈便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汉书·刘向传》载,汉宣帝令刘向讲论五经于石渠,成帝即位,诏向领校五经秘书。
天宝十年,杜甫在长安献“三大礼赋”,玄宗却只给了个参军之类的小官。安史之乱中,杜甫亡命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因上疏救房房琯,被贬。杜甫借用匡衡抗疏、刘向传经影射自己的两次重大遭遇,感叹自己不如匡衡、刘向,功名事业一事无成,悲愤感慨隐而不发。
合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用少年时同学飞黄腾达来反衬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地。人家都是“五陵裘马自轻肥”,而我呢?“日日江楼坐翠微”。从意思上合回首句的登楼傻坐,也加深了颈联中仕途不遇的哀怨。
这么样细细捋清楚,大家对这首律诗也就没有疑问了吧。至于说如何从这首诗说起,作一首标准的律诗。其实——每一首合标准的律诗都是可以作为样板的,只要做到前面分析这首诗的平仄格律、韵脚、对仗和诗意文笔上的“起承转合”,就跑不了调。
如果还有些文采和别出心裁的构思,那就是一首好的律诗了。
你看,这就是近体诗格律化的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