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3435/7cf166a3b1e72b50.png)
《七律·石竹花》
石竹花色万千重,更喜严寒百丈冰。
撒去荒园花作海,展开枝叶节生情。
遥思慈母手中线,忍顾新坟雨里风。
星海舸槎浮梦里,关山何处树青松。
本想用康乃馨这个名字来作此文,然而,康乃馨只是石竹的一个品种,且康乃馨名源自洋花,莫如石竹之谓国本,故此用石竹名之。
康乃馨是专门用来送给母亲的礼物,不同颜色的康乃馨其寓意也有差别,兹列如下 :
粉色康乃馨:母亲的爱
淡红色康乃馨:钦佩
深红色康乃馨:深刻的爱
白色康乃馨:纯洁的爱和好运
条纹康乃馨:遗憾,拒绝
紫色康乃馨:反复无常
黄色康乃馨:失望,沮丧
不知何故,老夫翻遍了所有写石竹的古诗词,从未把石竹花对母亲的爱与思念相联系,看来,康乃馨代表母爱应是从罗刹海市泊来。
《山寺》
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杜甫写景几乎不会用到形容词或副词,专用白描,写野寺之寂,用残僧之少,细路之高以及麝眠石竹和鹦啄金桃来实写,又以水乱人过和屋筑悬崖等目视所见作烘托。最后竟然用到“百里见秋毫”这种形象的描绘说出这座山寺实则无一点人间烟火之气。由于石竹花长势不高,约40-50cm, 又茎节无毛,枝叶柔软,生长茂盛,故适合麝鹿等小型动物栖息躲藏。杜二不但诗写得好,对生活的观察亦异于常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3435/160d6ed22a93872e.png)
《石竹花》
元天锡
品色虽云好,常依草莽中。
雨沾生细叶,露浥亚芳丛。
影浅沙堤月,香连柳岸风。
莫言谁见赏,边有白头翁。
元天锡,名如汉人,实则鲜族。元天锡为原州元始的中始祖,此人应该汉化严重,曾学着汉人隐居种田,侍奉父母,他还做过朝鲜太宗少时的师傅,虽然高丽就那么一屁眼大的地方,但架不住人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元天锡这首咏石竹花的诗,虽不是什么上乘之作,却也没有跑偏,从诗中,老夫读出他的借物抒怀,感叹自己如石竹花一样被弃之荒野自生自灭,从这首诗中大略可以看出咱们小元同志虽是隐居,却也渴望被人赏识从而建功立业呢,看来每个隐士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终南捷径”的梦。
《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唐 王建
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
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
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
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
石竹花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故名。石竹花又称洛阳花、石柱花,是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石竹花种类较多,花色鲜艳,花期也长,盛开时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王建诗中的石竹花为红色的单瓣花朵,只一单色之花,便鲜了黄昏。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 沈佺期
步辇寻丹嶂,行宫在翠微。
川长看鸟灭,谷转听猿稀。
天磴扶阶迥,云泉透户飞。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径狭难留骑,亭寒欲进衣。
白龟来献寿,仙吹返彤闱。
沈佺期生活于唐武则天及太平公主时代,其应制诗水平高超,虽然其《独不见》被称为“唐人七律第一”有夸张成份,但他与宋之问二人奠定了唐诗七律的根本则是无可质疑的事,当然,他和宋之问争宠之事也无庸质疑,更多关于沈佺期的事迹可以参看老夫写的《唐才子传之沈佺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3435/2467700400098884.png)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这是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中的第一首,太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由于其写诗随兴而至却又妙得其理,把石竹花绣在罗衣上,足可见石竹花之美。
《石竹花咏》
唐 陆龟蒙
曾看南朝画国娃,古罗衣上碎明霞。
而今莫共金钱斗,买却春风是此花。
这是一首哲理非常深的小诗,作者生活于晚唐,眼见唐朝气数将尽,就象原来开得正艳的石竹花终将要被默然生长的金钱花所取代的那样,“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这首诗再一次突出了石竹花之美。
《石竹花》
唐 齐己
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
一枝两枝初笑风,猩猩血泼低低丛。
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
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
白日当午方盛开,彤霞灼灼临池台。
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
齐己本湖南益阳人(现属长沙宁乡),自幼聪颖,苦于家贫,放牛时自学文字,作诗而无师自通,被伪仰宗住持看中,强骗收为弟子,以张门楣,此僧性定矣,后齐己游历大江南北,作诗无数,其“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为世所传,此首石竹花,采取平仄韵互押的手法,将其孤芳绝艳的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是难得的佳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3435/5d8278f8246f1bab.png)
《石竹花》
宋 王安石
退公诗酒乐华年,欲取幽芳近绮筵。
种玉乱抽青节瘦,刻缯轻染绛花圆。
风霜不放飘零早,雨露应从爱惜偏。
已向美人衣上绣,更留佳客赋婵娟。
介甫此诗四平八稳,缺少灵气,比他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差远了,不过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将石竹花画在美人服饰上却是不同时代的作者都有的共识。这也足以表明石竹花之美。
《秋思》
宋 陆游
身似庞翁不出家,一窗自了淡生涯。
山姜零落初成子,石竹凄凉半吐花。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唤煎茶。
掩关本意君知否?两耳衰年不耐哗。
秋天到了,石竹只有半吐的残花,山姜初始结子,这是一种恬淡的生活,陆放翁有很多这类写田园宁静生活的诗,其内心却远非如此,呵呵,看人不能光看他们的作品,所谓文如其人只是针对率性的人有用,对于这种抛弃原配,好养小三的陆大诗人是不适应的。
陆游另有一首写石竹花的诗,亦录如下:
拒霜惨淡数枝红,石竹凋零不满丛。
小蝶一双来又去,与人都在寂寥中。
PS:石竹花品类繁多,万紫千红,最早于南朝时,就有无数画师为其作画,南朝前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时,宫庭妇女的服饰之上,就绣有各色石竹之花,可见石竹花之美是其他花类无可比拟的,然而,石竹花为何没能在群芳之中占一席之地,可能与其花瓣有关,由于其没有枝杈,无法装饰于女人鬓上,导致只可观而不可玩,导致人们逐渐远离之。至于从国外传进来的“康乃馨”,虽也是石竹花,但被赋予了母爱的含义,其在花中之地位就无可撼动了,看来,给花讲故事是多么的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