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卷三中的《王安石变法》,以及《拗相公》两章,对于涉及到的王安石和苏东坡,有一个词儿来形容,那就是相爱相杀。
作为读书人,作为语文教师,对于王安石和苏东坡,是都不陌生的,他们都是欧阳修的学生,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人物。
作为读书人,作为文化人,在文学写作上,他们是互相欣赏的,彼此相惜相爱,是知己好友;但作为政治家,作为护国大臣,他们的观点不合,无法聚集在一起,彼此又相杀相对,是恩怨仇家。
在王安石推行变法时,苏东坡经常上书反对,这让爱惜才华的王安石非常无奈,明明是很优秀的人才,就是不可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中。
王安石和苏东坡,两位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人物,那么肯定都是才华横溢的。
两人都生活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心中想的,肯定都是为国家出力,为人民谋福祉,毫无疑问,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
王安石比苏东坡大了十多岁,曾经盛赞过苏东坡: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
从这些赞誉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王安石是对苏东坡的欣赏。
王安石曾经撰写过《英宗实录》,苏东坡对此非常赞赏,曾经说,这是本朝史书中写的最好的。
王安石在推行自己的变法时,曾经跟神宗告过苏东坡的小状:轼才亦高,但所学不正,今又以不得逞之故,其言遂跌荡至此,请黜之。”
苏东坡作为青年才俊,又是当时的舆论代言人,发表了许多反对变法的激烈言论,三番五次上书,陈述这种变化的不当之处。
真是有种针尖对麦芒的意思,两人之间,还留下了诸多相爱相杀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