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左传》略读简友广场读书
《左传》略读(卷七宣公)楚师围宋

《左传》略读(卷七宣公)楚师围宋

作者: 蔡灵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7-05 23:11 被阅读0次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楚国又起势有了大动作,楚庄王很好斗啊!

楚庄王又围功宋国,宋国派乐婴齐向晋国紧急告难。晋候(晋景公)欲出兵援救。晋大夫伯宗说:不可出兵,古人云:‘虽鞭子长,也打不到马的腹部。’

楚国今得上天庇护,国势正旺,不能此时与之争斗。我晋国虽然强大,也不能违背天意吧?谚语说‘心里要有杆秤懂得掂量事物的轻重缓急。’

河流湖泊里容存有污泥浊水,深山老林中隐藏着有猛兽毒虫,美玉也会有瑕疵,国君也得忍辱含垢,这是上天的常道。晋公还是暂且等待吧!”于是,晋景公暂停了出兵救宋的行动。

晋景公派晋大夫解扬出使宋国,让宋国不要投降楚国,曰:”晋公以派兵出发,快要到达了。解扬过郑时,被郑人抓获献给了楚庄王。楚庄王用重金贿赂他,让他传相反的信息于宋。解扬不答应,经再三威逼利诱刚才应许。

解扬登上楼车,呼唤城楼上的宋兵士,将晋候旨意的传达于宋人:宋公不可投降,坚守城池,晋国援军已发,不久将至。

楚庄王闻之大怒欲杀之,派人问解扬:”你既然答应了楚王的事情,为什么返回呢?不是楚王无信,而是你自己不讲信誉,那你就赶快受刑吧!”

解扬对曰:臣听说,国君发号命令是为义,臣子执行其令为之信,用信用来执行道义事情才能圆满成功。谋事要有益于我方,这样才能保全国家社稷,才是民众的国君。

命令没有两个相反的,信用无法执行二命。楚王你贿赂臣下,不知信无二命的道理。我承受晋军命令而出行,就是死了也不能弃之,又怎么会因受贿赂而改变?我答应楚王你,是要借机完成我的使命啊!

死而能完成使命,这是臣下我的福气。君王有守信的臣下,臣下完成使命而死,还有什么可求的?”楚王闻之,赦免了解扬,放他回去。


心得:1.成语【鞭长莫及】

2.中国古人讲话太绕了,大臣们都是逻辑高手,语言专家,把人绕晕是本事。

3.此篇中”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为之利。”——【义】【信】【利】意义深远。

4.晋公暂缓发兵,却让解扬去传不实之命,解扬以性命卫不实之命,且曰为信,为卫国之利,民之君,国之社稷。是不是有点魔幻,真假难辨。

相关文章

  • 司机不是好惹的,各自为政,后果严重

    学习一段左传,《左传·宣公二年》:……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

  • 《历史》与《春秋》札记(五十九)

    宣公十二年春,葬陈灵公。楚子围郑。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秋七月。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

  • 【灯下夜读】一碗羊汤引发的血案

    在《左传 ∙ 宣公二年》和《史记 ∙ 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里,都记载了这样一个“羊斟惭羹”的故事。 郑伐宋。宋...

  • 成语故事:【筑室反耕】

    【筑室反耕】《左传·宣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楚庄王伐宋,围宋九月而宋不降,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之。”...

  • 食指大动之典故

    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宣公四年》。 说起来也算是吃货的始祖,他就是郑国的公子郑宋。郑宋和郑国的另外一位公子郑归生要...

  • 《左传》——宣公

    左传看书的进度有些慢下来了,一是人物出现的越来越多,很多关系都有点理不清了,再一个,一直纠结在读书笔记记录的是摘要...

  • 忠信

    《左传》 【原文】《宋及楚人平》节选 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染指与说项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染指 【典源】《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yuán,大鳖)于郑灵公。公子宋(亦称子公...

  • 《国语》之一百三十三

    赵宣子请师伐宋 宋人弑昭公,赵宣子请师于灵公以伐宋,公曰:“非晋国之急也。”对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明训...

  • 《历史》与《春秋》札记(八十一)

    昭公十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五月甲申,夫人归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略读(卷七宣公)楚师围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ak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