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暑假,进行了几轮学习。每一次学习都有收获,或多或少。这次的名师选拔培训给我的感触最多,收获巨大,可以说是撼动了我一直懒惰的灵魂,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这二十年的教学路,说实话,有丝丝愧疚涌上心头,自己很敬业,工作很认真,对学生也关心备至,但因为缺乏持续的学习,在知识结构层面是否有误人子弟的时候?我陷入了思考!
学习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再学习!我本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而来,但开班的第一天我就受到了打击,因为专家在讲课时,需要老师互动,发表意见,看到别的老师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对问题的看法很有深度,我的心里充满了敬意,我也想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我考虑问题很肤浅,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会深入思考,想到自己肤浅的认识,于是作罢。尤其在第二阶段,听课、磨课、评课,每次看完其他老师展示,我都觉得讲的真好,没毛病,但当互评环节来到,我就震撼了,别的老师从各个角度多个层面提出不同见解,给讲课老师提出不同建议,他们不止发现了问题,还提出解决之道,那时我才明白,不是别人讲的太好或不好,而是我不知道好或不好的专业标准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一节课的好坏,这之前从没有去学习过这些知识,因此我听完一节课,既看不到问题,也无从下手去评,更别说提出问题或建议了,这才是问题的根源!长期的不爱学习,已经拉开了我和别人的距离,因为心虚,整个培训过程我没有敢发过一次言!
呼宝珍老师的培训给我的触动最多,呼老师是扶沟县职教中心的一名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因为是一线老师,所以她从自己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讲起,分享了她多年来管理班级的一些成功经验,这为我的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多借鉴。她又谈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师范毕业之后分到乡镇中学任教,因为工作出色,赢得了很多荣誉,后又深造了本科学历,分到了县高中任教,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在一些知名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文字,优秀的教学质量,加上一篇篇获奖的文章,让她在三十多岁就晋升了高级,她的教师之路初期走的很顺畅!晋完高级之后,她也曾颓废过一阵,并在那时学会了打扑克和麻将,而且因为数学好,对数字天然敏感,她会算牌,虽然学的晚,但是水平很高,据她说在"牌圈"小有名气。后来经过思考,她觉得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要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学习,向名师请教,研读专业书籍,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有了成绩及时总结记录,这样经验越积越多,给她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她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班级管理经验越来越丰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她最终被人发现、欣赏,走到了台前,全国各地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在一天的培训中,呼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她的经验,她说"一个人要想进步,首先一定要有自我成长的欲望,然后平台要高,其次要有名师指点,最后,要多读书,让专业书籍为自己的理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她的道理像她的人一样朴实无华,却很接地气,具有可操作性,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名师班里卧虎藏龙,主持人是省名师,两位点评老师也都是名师,还有作家,培训专家,以及各学科优秀人才,学习之余,与他们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每天下课时间,我会向周边的学员询问他们的专业成长之路,发现他们之所以优秀,除了个人热爱学习之外,名师指点很重要,当然更得益于他们的教研活动,他们能站在台上大方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课堂,是因为他们每学期十几次的登台讲解,还要接受十几位同行的苛刻点评,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然后改进,长此以往,谁还能不进步呢?这让我想起来呼老师所说的起点要高,平台很重要,我们是农村学校,学生老师人数都少,这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很难开展,我想,这就为我们农村的老师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怎样有效开展我们的教研活动,让我们的老师在教研中成长,更希望我们的领导能给我们另辟蹊径,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教研之路!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国家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但现遇农村教育不景气的情况,生源连年减少,作为一位农村教师,我深感忧虑。如果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都进城读书了,父母有能力多花一些费用也无可厚非,情况是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是靠外出打工挣一些辛苦钱,都投到了孩子的义务教育上,还有高中,还有大学需要供养,那父母该要为此付出多少辛劳啊?还有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怎么办?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又该怎么保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