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有声
自译自读《子不语》| 005、女鬼报恩 - 含冤女鬼不愿去

自译自读《子不语》| 005、女鬼报恩 - 含冤女鬼不愿去

作者: 金兽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11:02 被阅读11次

清代袁枚的《子不语》是笔记小说的杰作。自译自读,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附译文如下:

话说在新安有个人叫赵天如,他在一户姓黄的大户人家里当先生。赵天如怕热,夏天的晚上总是睡不着觉,就跟东家请求说我能不能换个地方睡。东家给他找了好几个地方,他都不满意。

在黄家有一个院子,里面有一座小楼,小楼下花木繁多,晚上时不时有凉风吹来,又安静又凉快,赵天如很喜欢,就问东家能不能让自己住到小楼上去。

但是东家好象不是太乐意的样子。赵天如就问是不是这里离内房太近,不太方便?东家说:“那倒不是,只是这小楼里闹鬼,所以不敢让你住。”赵天如说:“要是这样,那倒没事!”当晚就搬了过来。

到了晚上,这赵天如躺小楼上,点了一只蜡烛在桌上,想等着看究竟是否真的有鬼。

半夜的时候,忽然就听见屋外有走动的声音,赵天如便轻手轻脚起身,把门推开一条小缝向外张望,先看见一双绣花鞋从门前走过,抬眼再往上看,原来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在离门不远的地方,靠着栏杆凝望月色,这女子清新秀丽,月光下美艳不可方物,可脸上有悲戚之色,望着月亮眼角竟有几滴眼泪滑下。女子低头,用指尖轻轻点去脸颊上的泪滴,又拿出随身妆盒补妆。

补好了妆,这女子身子一轻,飘然而起,听声音,似乎落在了小楼的屋顶之上。再听,似乎有屋顶瓦片揭起的声音。

这找天如也不敢出屋,就在门口守着,透过门缝左看右看。过了一会儿,就见女子从小楼屋顶飘然而下,怀里似乎抱着什么东西,走向赵天如的房门前。

找天如赶紧躺回床上装睡,眼睛却留着一条缝隙偷看。

只见这女子走进屋来,从怀里拿出六封银子放在桌子上,就着烛光,一边摆弄,一边叹气。好半天,突然站起来,来到赵天如床前,看着赵天如,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赵天如让看得发怵,跳下床大喝一声:你是哪里来的!那女子一惊,抽身就跑,赵天如追出门去,直追到楼下,看那女子跑进后园的竹林里就不见了。赵天如跟进去一看,小竹林里摆着一个新棺材,心里就知道肯定是它干的好事。

第二天赵天如就去找东家,问:“后园的那个鬼是你家的什么人啊?”东家一听就伤心的哭了,说:那是我的爱妾张氏,平日里聪明伶俐,替我掌管家里的出入银钱。那次收得三百两租子,好长时间不给我,我急用的时候发现已经不见了。我一时生气,骂了她几句。谁知道她气不过,就在后园寻了短见。”

赵天如又问,那这件事最后弄明白了么?东家说:“到现在也没个了断。”赵天如接着问:“她留下孩子了?”东家说:“现在你教的学生就是啊。”赵天如说:“请东家为她洗清冤屈吧。”说着拉着东家上了小楼,把屋顶的瓦片揭开,里面六封银子,果然就是丢了的那些。

这天晚上,这女子又来了,和昨夜一样,先是望月,这次脸上却没了悲戚之色,然后转身,推开房门,进了赵天如的屋子,坐在桌前,拿出随身妆盒补妆,补完妆,拿了一只找天如的笔,在墙上写了一首诗,又转身面向床的位置拜了又拜,才离开。

那首诗写道:小婢偷金去,私藏瓦上沟。今朝冤始雪,我恨亦全休。这个意思就是说啊,家里的丫鬟偷了银子,藏在屋顶的瓦片下,今天我冤屈洗净,从此一点怨恨都没有了。

从这天起,这小楼就再也没有鬼魂出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译自读《子不语》| 005、女鬼报恩 - 含冤女鬼不愿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gb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