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说哲学已死,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哲学

作者: 土豆的学习成长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20:03 被阅读0次

- 1 -

霍金的《大设计》一书中说,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思考“我们所在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宇宙是如何运行的?”“自然的本质是什么?”这类问题。这些问题原本都是属于哲学范畴的。

然而哲学已死,科学虽然脱胎于自然哲学(牛顿的开山之作名字就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哲学已经远远赶不上现代科学的步伐了。

事实上,所有当初由哲学家们来回答的问题,已经全部由更加专业的学者来接手了:物理学家负责研究宇宙是如何运行的,心理学家负责解决个人思想的问题,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也分出了很多分支,似乎确实没有哲学家们的用武之地了。


- 2 -

这两天得到上的熊逸书院专栏刚好在解读《庄子》,说到著名的“庄周梦蝶”的寓言,熊老师就评价说:中国的哲学家普遍比较务实,很少有人会像庄周这样探究很“虚”的问题。但在西方,类似于“世界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很经典的话题,吸引了很多哲学家做出繁琐的论证。

对于这个问题最经典的回答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本人既是出色的哲学家,也是出色的科学家,但同时也是最后一批能够同时身兼这两者角色的人:

在这之前,哲学家代表的往往是那个时代最尖端、最杰出的人类大脑;但在之后,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都去做了科学家。

曾经我们学习哲学,是因为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老子这些先哲们都是当时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文明的集大成者,我们要从穿越了这些历史长河仍经久不衰的思想中汲取精华,如果哲学已经失去其思想上的光环,我们是否还要有继续了解这门学科的必要呢?

当然是有必要的,但不是了解琐碎的知识点,而是要了解其发展的脉络。


- 3 -

就和读历史一样,我在之前的文章《读史如何使人明智》中也写过,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哲学则更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历史是这样发展的。

谢田老师在哲学课中说,科学回答的是“是不是”的问题,而价值观回答的是“该不该”的问题。整个现代哲学史,就是在不断地寻找新的价值和意义。

在过去,价值观和意义感都是写在经文上的,判断一个事物的价值都是交给皇帝、教皇这些“天命所归”的代表,所有的东西都是被某个全能的先知提前设定好的。

科学发展后,判断价值的任务就交给了人:上帝不能再给你做裁判了,对错的评判标准变成了人的需求,只能自己来定。文艺复兴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回归到“人”。

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的神话故事中,英雄一出场就是英雄,没有从凡人慢慢打怪升级成英雄的故事。而中世纪前发明的游戏,比如国际象棋,也是在方方正正的棋盘上固定好规则。而现代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升级”,游戏里发展不同的支线还能打出影视剧里也都喜欢放“英雄成长”的套路。


- 4 -

扎克伯格在2017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上说,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创造新的工作,还有如何为这个世界创造意义感。这也正是现代哲学在不断追求的问题:

如果说古代哲学是所有现代学科的起源,那么现代哲学就是一张自己引导自己去寻找意义的地图。地图未必需要百分百正确,只要能指引我们到达想去的地方,就是实用的。

了解先哲们的思想,不是为了传承文化,而是为了不拘泥于过去。

至于未来,那有可能是更好的时代,也有可能是最差的时代。但我们至少有哲学给出的这张地图,给我们提供明确的原则和边界,让我们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霍金说哲学已死,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hu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