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里有不少正处于事业发展期的中年夫妇,他们的共同点是学历高、职称高、技能强、收入高、肯吃苦在行业中也属楚翘,但也有个别的除了有优势的那几高,还不适时宜地早早地血压也升高了。
比如其中一位女口腔主任医师A(民营医院分院院长)毕业于一所省级医科大硕士研究生班,工作经验十多年,从当年投简历求职到如今一路打拼,从一名实习生到如今的主任医师,带领她的团队攻难关、开专题、突瓶颈,应该是成绩斐然。
老公在同一城市某事业单位从事iT方面工作,他们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已上小学三年级。
在A还是普通实习生他们俩偶然机会相识,也算是一见钟情,相恋两年后走入婚姻,也曾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休息时间一块儿看电影、逛商场、喝咖啡、吃冰激凌,尤其是作为保护神的男友(现在的老公)也很有担当,每逢妻子值班早出晚归他都会骑摩托车接送,那份甜蜜恩爱曾令周围同事羡慕不已。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各项任务指标落实到人,时间付出增多,职称评定紧迫等客观主观的变化,以及孩子的降临,给他们这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带来的矛盾日益增加,比如带孩子练习“花样滑冰”、参加XX兴趣班,妻子忙到一个月只能休一到两天,还忙于临床教学的TTB制作(教授带学员授课)曾听说个别时候只能在车上短眠2——3小时,她没有更多时间陪老公和孩子,这种疏忽渐渐在不知不觉中淡化着夫妻、母女之间的感情,甚至因休息不好,精神烦躁造成夫妻两人的埋怨和争吵,听说最近一次是因为老公花5000元请羽毛球专职教练引起来的。妻子觉得老公赚钱不多却学会了享受,家务也包揽太少。丈夫认为妻子一味忙自己的工作,忽略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投入,这样下去如果不做有效调整,怕是夫妻之间的危机会日益加剧。
另有一对夫妻老公B,虽说和妻子两个孩子在同一座城市,却因工作地远属两个区域,在诺大的城市分距两个吊角,开车单程也要一个多小时,老公在一家民营名企遵守的是996工作制度,故造成一座城市却两地分居的周末夫妻。
这对夫妇也属不惑中年那种,俩孩子一个上五年级、一个今年9月入小学,他们拥挤在姥姥家学区地段80+平的老房子里,生活十分不便,也无形中削弱了夫妻间的感情沟通。
听老公偶尔吐槽:看看像我们这些似乎表面光鲜的所谓“白骨精”真正过的什么日子就知道其中甘苦了。一家子人既不住在一起,也赶不上吃一锅饭,像这周末夫妻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眼看大儿子快升初中了,当爸的也管不上孩子的教育和学习辅导与监督,只能任其发展,妻子和姥姥姥爷一起带孩子也很是辛苦,累了时也会经常通过手机微信给老公倒苦水,老公其实更不容易,他要挑起整个家庭的经济重担,也还不知道内部优化危机还有缺觉的体能可以坚持多久,房贷什么时候能够还完,40出头的人已经白发脱发找上门来了。关键是夫妻感情也在不知不觉间日益淡化着,大家能看到的是曾经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也快变成油腻中年大叔了。
这种现象在城市中,尤其是大城市中并不少见,若要顾着赚钱养家、还要尽全力维护好自己的小家,甚至奢望爱情保鲜,不亚于是痴人说梦,想这些中年家庭的各种危机还在不断上演,究竟前景如何,谁又能说得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