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六月,扶风大雨冰雹。
9、
华山崩裂。
10、
太尉周忠免职,任命太仆朱儁为太尉,录尚书事。
11、
下邳人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击杀之。
12、
大雨,二十余日日夜不止,漂没民居。
13、
袁绍出军,进入朝歌县鹿肠山,征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于毒及其部众一万余人。袁绍于是顺着山北而行,进击诸贼军左髭(zi)丈八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再斩首万余级,将他们的壁垒屯寨,全部屠平。接着与黑山贼张燕及四营的匈奴屠各部落、雁门的乌桓部落战于常山。张燕精兵数万,骑兵数千。袁绍与吕布联合攻打张燕,连战十余日,张燕兵马死伤虽多,袁绍军也疲敝了,于是双方都退兵。
吕布将士多暴横,袁绍觉得他们是祸患,吕布于是请求回师洛阳。袁绍承制,以天子名义任命吕布领司隶校尉,派壮士给吕布送行,实际上密谋刺杀他。吕布派人在营帐中鼓筝,自己秘密逃走。送行的人夜晚起来,冲进去砍杀,帐子被子都砍烂了。第二天,袁绍听说吕布还活着,恐惧,闭城自守。吕布引军,再去投奔张杨。
14、
前太尉曹嵩避难在琅玡,他的儿子曹操下令泰山太守应劭前往迎接。曹操辎重车一百余辆。陶谦手下将领镇守阴平县,士卒们看着曹嵩的财宝眼红,在华县、费县交界处掩击曹嵩,杀死曹嵩及其幼子曹德。秋,曹操引兵攻打陶谦,攻拔十余座城池,到达彭城,大战,陶谦兵败,退保郯(tan)城。
当初,京县、洛阳遭董卓之乱,人民向东流亡,大多停留在徐州,遇到曹操复仇大军,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河水为之堵塞,不能流动。
曹操攻打郯城,不能攻克,于是撤退,攻取虑城、睢陵、下丘,全部屠城,鸡犬不留,城邑一片废墟,看不到一个行人。
15、
冬,十月二十二日,长安地震。
16、
天市星旁出现孛星。
17、
司空杨彪免职。十月二十七日,任命太常赵温为司空,录尚书事。
18、
刘虞与公孙瓒矛盾越来越深,公孙瓒数次与袁绍相互攻打,刘虞禁止,公孙瓒不听,刘虞于是稍稍减少给公孙瓒的粮饷供应。公孙瓒怒,屡次违抗刘虞命令,又侵犯百姓,刘虞也管不了他,于是派使者到长安向皇上上奏章,控告公孙瓒暴掠之罪。公孙瓒也上表告刘虞克扣粮饷。两人的奏章交替呈上,互相诋毁,朝廷也只能和稀泥。
公孙瓒于是在蓟城东南筑一座小城做自己的居城,刘虞数次请他前来相见,公孙瓒则称病不应。刘虞担心他终将是个祸乱,于是率所部兵合十万人讨伐公孙瓒。当时公孙瓒部曲放散在外,仓促之间准备从东城逃走。刘虞的士兵没有编制纪律,又不习战事,刘虞又心疼人民和他们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又传令说:“只杀公孙瓒一个,不要伤害其他人。”
公孙瓒于是招募锐士数百人,顺风纵火,直冲突围,刘虞部众大溃。刘虞与官属向北逃奔居庸,公孙瓒追击,三日,城池攻陷,生擒刘虞及其妻子儿女,回到蓟城,还是让刘虞在州府公文上署名。
正在这时,朝廷派来的使臣段训传诏增加刘虞封邑,督六州事,并拜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公孙瓒于是诬告刘虞之前与袁绍密谋称帝,胁迫段训斩刘虞及其妻子于蓟城街市。前任常山国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一起上前保护刘虞,破口大骂公孙瓒,然后与刘虞同死。
公孙瓒将刘虞人头传送京师,刘虞旧部下尾敦在半途将人头截获,送回安葬。刘虞以恩厚得众心,北州百姓无不痛惜。
华杉曰:
刘虞十万大军,竟然被公孙瓒数百人击溃,究其原因,因为刘虞在军事上完全外行,而公孙瓒是专业人士。刘虞之败,败在两条,一是“虞兵无部伍”,无部伍,就是没有编制,没有指挥系统。没有指挥系统,十万人也好,百万人也好,都是乌合之众,不成其为军队。第二,是刘虞“爱民庐舍,敕不听焚烧,戒军士曰:‘无伤余人,杀一伯珪而已。’”(公孙瓒字伯珪。)如此,直接违反《孙子兵法》“将有五危”,危军杀将的五条禁忌之一:“爱民,可烦也。”慈不掌兵,投鼠忌器,要保护百姓,就打不了仗。
19、
当初,刘虞欲遣使去长安,却找不到合适人选,手下众人都说:“右北平人田畴,今年二十二岁,年轻岁虽少,但是有奇才。”刘虞于是备好礼物,请田畴到州府做掾,并为他准备车骑出行。田畴说:“如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如果公开以官使身份出行,目标太大。我愿意以私人身份出发,只要能到达,完成使命就行!”刘虞同意。田畴于是自选家里庄客二十骑,从西关出塞,顺着北山,直奔朔方,再从小道到长安。
朝廷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认为,天子在长安,蒙尘未安,自己不可佩带印绶,享受荣宠,坚辞不受。拿到朝廷回书,即刻弛回。到了蓟城,刘虞已死。田畴谒祭刘虞坟墓,汇报朝廷回书,哭泣而去。公孙瓒怒,悬赏捉拿田畴,质问:“你不把朝廷批示送给我,为何?”田畴说:“汉室衰微,人怀异心,唯有刘公不失忠节。朝廷的批示,对将军您也没什么好话,恐怕您也不爱听,所以不呈报给您。如今将军杀了无罪之君,又仇视守节之臣,我恐怕燕赵之士,都宁愿蹈东海而死,也不愿意跟从将军了。”公孙瓒于是将他释放。
田畴北归无终县,率宗族及其他跟从他的数百人,扫地盟誓说:“君仇不报,我不可以立于世。”于是进入徐无山中,找到山深路险之中的平敞盆地,筑庐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们跟着去投奔他,数年之间,至五千余家。田畴对父老们说:“如今百姓众多,已经成为一个城邑了,却没有统一治理,谁也管不了谁,恐怕不是长治久安之道。我有愚计,愿与诸君一起施行,可否?”都说:“可!”田畴于是与父老们约法,互相杀伤、偷盗、争讼的,依情节轻重治罪,最重的是死刑,一共十几条。又制定婚姻嫁娶的礼仪,开设学校办教育,颁行于众,大家都称便,治理得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从田畴的威信,乌桓、鲜卑都遣使馈赠,田畴一律抚慰接纳,与他们和平共处。
柏杨曰:
田畴制定的法条中,诉讼告状竟然也成为一种罪行。田畴反对诉讼告状的观念,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腐败的官场产物。任何事情,不公平则一定有反弹,国家设立法庭,就是要消除这种不公平。不消除这种不公平,却只禁止反弹;不消除痛苦,却只塞住嘴巴不许哭叫;不要法律解除人民所受的迫害,却只不准人民诉讼,结果必然产生下列后果:一是奴性被培养得更深,国民品质低落。二是血腥抗暴,用斗争代替诉讼。
华杉曰:
对争讼的厌恶,是儒家思想的传统。百姓之间出现纠纷,最好让他们自己自生自灭,一来统治阶层对百姓相互之间的纷争不感兴趣,天生觉得是因为他们不能讲“礼”,没有礼让,双方都有罪,二来觉得他们给自己添麻烦。《论语》里记载: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片言,又叫单辞,就是只有单方面的言辞。古代审案的程序,原告说了,被告还要说,这叫“两造”。周礼有具体规定,先取两券,把原告被告的陈述分别写在上面,开庭之后,再用一个书契,将判决写在上面,这就是前券后契,两券两契,少了一个,就不合程序,可以说判决本身就不合法,不能生效
审案毕,原告被告各拿到一片,竹片或者木片,上面有自己的陈述,也有法官的判决。
子路怎么判案呢,他不守程序,“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原告说完,他只拿到一片,被告的陈述他根本都不听,他就判决了。孔子说:“能这么干的,恐怕只有子路吧?”
孔子这是夸子路呢?还是批评子路呢?不清楚,但历代解读都是夸。我比较奇怪的是连张居正都夸!张居正说:
人之争讼者,各怀求胜之心,情伪多端,变诈百出……盖仲由忠信明决,惟其有忠信之心,故人不忍欺;惟其有明决之才,故人不能欺,此其所以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张居正也知道,那争讼之人,情伪多端,变诈百出。但是一见到子路,他们都讲实话了。因为子路忠信,人们都不忍心骗他,而且知道他明察秋毫,也骗不了他。他呢,只听一面之词,就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马上就能做出判决。
大概大家都觉得子路了不起,剖决如流,才干非凡,还一身正气,有强大的道德软实力。不过我们现在知道,他这是没有基本的程序正义,他的老师天天教他要恢复周礼,他连最重要的司法程序都不遵守。
孔子怎么审案呢?他做过大司寇,最高法官啊。他审案是不是比子路还厉害?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审案啊,我可没什么子路那么大的本事,我和一般人差不多!我的本事,我的追求,在于使天下无讼!
怎么样才能使天下无讼呢?应该是施行教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民知耻向化,兴于礼让,然后让天下无讼吧!
但是,这只能是个理想,后世官僚做不到呢,就干脆用不受理诉讼,甚至直接将来告状的人治罪处罚,来做到天下无讼。
提供一个讲理的地方,提供司法服务,是一个政体最起码的职责。但是,《论语》对司法都这个态度,中国的传统统治里面,官府就都不愿意管了,只要你不谋反,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其他那些鸡毛蒜皮的矛盾,你们最好自己消化,自生自灭。结果呢,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往往最终就发展到用杀人放火来解决。
20、
十二月二十三日,地震。
21、
司空赵温免职。十二月二十七日,任命卫尉张喜为司空。
华杉版资治通鉴【561】儒家对司法的态度。2019-08-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