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细心的朋友问:注意到你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放大”。动不动就要放大,要放开来写,你这一放,文章岂不是越写越长,一千字变成三千,谁看?
朋友可能忽略了,我说的是把细节放大,但这个细节并不是指所有的细节,而是指文章中的关键部位。比如画龙,有了龙的一张脸,但龙却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相对一条完整的龙来说,忽略了其它部分,脸已经足够大了,然而有一处最重要的细节没有放大。关键点在哪里?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了。是眼睛。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引申开来,在文学创作中就叫“点睛之笔”。不要说龙,一个人两眼直愣愣地盯着你,另一个人闭着眼睛面对着你,你觉得什么东西会让你不适?肯定是眼睛。
从视觉意义上讲,远距离看一个人,你得到的印象是一个模糊的轮廓,跟千千万万的人几乎没有区别。那人离你越来越近,轮廓越来越清晰;再近些,便可分辨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再近些,哇,原来是个美女耶!这时,你会不自觉地忽略这个人的整体,聚焦在她的局部,例如娇美的脸,高挺的胸;长长的睫毛,精致的鼻梁还有性感的嘴唇。这就是“放大”。如果你同时放大她的每一个部位,高跟鞋,脚踝,小腿——小腿上的一小块黑色的斑痕,斑痕旁边有一粒暗紫色的痣,痣上面有一根很长的汗毛......这个人是美呢?还是不美呢?还是美呢?如果你是在描写一个美女,我相信,你的点睛之笔绝不会是那一根很长的汗毛。放大你该放大的,忽略你该忽略的,怎么可能把精炼的文章写长?写作中的详和略,道理就是这么回事。
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有文友写儿子留洋归来,一家人久别重逢。久别的看点是什么,一是心理活动:儿子瘦了,胖了,跟照片上是不是一样?儿子还像从前那样粗心大意,不懂得照顾自己吗?儿子会不会搞突然袭击,带一个女朋友回来?如果带回来一个洋妞,跟她交流,就只有打手势。二是一系列准备,收拾房间,买各种吃食,等等。三是眼前的儿子与想象中的儿子发生的错位或者变化。这里面有惊喜,有意外,有伤感,有担心,有“一块石头落了地”,等等。谁知作者从吃早餐写起,写他吃了鸡蛋,喝了豆浆,还吃了馒头包子;写他随着年龄渐长,加上条件好了,饮食偏于清淡和多样,特别讲究营养。写他吃完饭下楼,到车库发动爱车;车是什么车,买成多少钱;说是私家车的普及,充分说明了祖国的巨大变化,要以此对儿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车出门,沿途鲜花绿树,城市越来越美,说是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环保,环境越来越宜人。上高速,汽车提速,时速高达100公里。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说是从前的碎石路,大卡车开过去,黄尘滚滚。那时的车速最快估计就是40公里。洋洋四千多字,这老兄还在路上,看样子还得写一千多才能写到机场。我已经没有耐心知道他儿子长成啥模样,也不打算与他分享父子重逢的喜悦,因为这样的文章,实在太过啰嗦。
他把一切都放大了。
大和大抵消了。
他什么都没放大。
“亮点”多了便没有亮点。
开头该怎么写?如果是我,就这样:
老是睡不踏实,睡一会儿就醒来。先望一眼窗户,天还没亮。接着看手机,寻思要不要起床。到机场其实只需要40多分钟,如果不限速,以我的技术还可以提前。儿子是9点的航班,从大洋那边飞回来。这个臭小子,离家三年,总算回来了!
三两口吃完早饭,也不知道吃了些啥,嘴一抹,忙天慌地下楼了。身后传来老伴的声音:还早,开慢点!
已经开得很慢了,赶到机场,离航班降落还有足足一个小时。
——看看,连标点,才179个字,已经到机场了。放大的是心情,是表现心情的动作,忽略的是过程。接下来,长达一个小时的等待,可以回忆儿子的诸多往事,不是趣事就是糗事,还可以想象儿子现在的样子。至于家乡有哪些变化,归途中,不妨让儿子适当说几句。生活中很多过程,不用写,读者自己会脑补。该放大什么给别人看,一定要想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