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表,它是在教室中创造出来的。“创造课程”可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创造课程”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接受程度和原有的知识背景进行课程的设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及时的改进和调整,便于课程更好的进行。课程实施后还要对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评价,同时对课程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让课程更好的实施和开展。
以“学的课程”为中心
以“学的课程”为中心设计课程的话,那么其创造课程的中心课题就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作为主题探究的资源的素材和资料,以及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环境。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的对话,与学生的接触的对话,和自我的接触的对话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无不论是学科学习还是综合学习,都要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加以组织的,这样的就是创造课程。
综合学习是通过经验(体验)而进行的学习。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干员的学习;而学科学习是以学科的内容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学科学习也应该把处理人生征途中谁都会面临的现实课题,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现实课题的直接学习和学科学习并行起来加以组织。
现在好的课程应该是学科学习和实践体验完美结合的课程。
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课题,同时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小变化,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并予以爱护和帮助。真正的综合学习是把学生与地区,教师与地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综合”起来。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班级去年进行的端午课程,孩子们通过节前相关内容的学习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来历 、习俗,也初步了解了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作品;在完成包粽子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上街购买相关备品,提前准备和在班级内实际动手包粽子等活动,真正的走进了端午课程,并学会了相信您的生活技能。也感受到了美食制作的来之不易,侧面体会了平日里家长为自己的辛劳付出。在赠送粽子的过程中(各科任课教师,保安,保洁,食堂工作人员,学校领导)也学会了感恩,懂得了日常沟通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他们的成长是由多方面很多人在默默付出。
今年的端午课程想让孩子们动手学做各种荷包和挂件。培养他们基本的缝纫技能,了解中国小挂件儿的美好寓意,并学会制作。这个假期先让孩子们从最基本的穿针引线缝扣子练起并招募优秀的巧手家长走进班协助我完成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