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之道

作者: 涯疆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6:34 被阅读6次
    成圣之道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3月10日到3月23日,用两个星期,我读完了这本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从量上来讲,这本书比起那些厚厚的大部头书,确实是薄了些;从质上来讲,这样一本并不算厚的书,实实在在让人体会到了浓缩就是精华的道理。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于学习哲学的目的也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现在,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开始喜欢上哲学了。”

           


              一、内容梳理

        本书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史”,当然是按照历史的演化来讲述哲学的演变的。

        第一部分是总述。讨论了哲学的目的,以及中国哲学的一些知识和发生的背景。(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一)

        第二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概况。

        首先分析了百家的分类情况以及来源问题。(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二)

        其次介绍了儒家三位大师的哲学主张。他们分别是孔子、孟子、荀子。其中孔子乃儒家创始人,思想核心为“仁”;孟子代表了儒家的理想主义一派,他主张人性本善,统治者应推行“王道”;荀子代表了儒家的现实主义一派,主张“性本恶”,强调礼乐治国。同时,在形上学方面,儒家的“易传”和《中庸》也有体现。(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二),读《中国哲学简史》(四)读《中国哲学简史》(七),读《中国哲学简史》(八)

        再次,介绍了道家的三个阶段。以杨朱为代表的早期道家是第一阶段,《老子》中大部分是第二阶段,《庄子》中大部分是第三阶段。(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三)读《中国哲学简史》(五)

        还介绍了名家、阴阳家、法家的哲学理论。(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四)读《中国哲学简史》(六)读《中国哲学简史》(七)

        最后阐述了诸子“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三部分是汉代哲学的发展。

        先讲述的是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和他的思想主张,以及儒家地位的上升。后简单介绍了道家的兴起和佛教传入。(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九)

        第四部分是魏晋时期哲学的概况。

        首先论述的就是本时期的主流哲学——新道家,并对“风流”的实质内涵作了具体说明。(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十)

        然后叙述佛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禅宗的哲学主张。(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一)

        第五部分是宋以后更新的儒家的发展情况。

        先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的“宇宙论”,然后是二程的哲学主张,最后分别介绍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哲学主张。(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二)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三)

        第六部分是清以后哲学的发展情况。(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十四)

        最后一部分谈论了中国哲学的贡献。(详见读《中国哲学简史》(十四)


              二、心得体会

        本书中有太多让我感动的地方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处。

        第一,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

        冯先生将一个人的人生划分为四个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冯先生将后两层境界归为“哲学境界”。

        学习哲学有什么用?这应该是对于每一个爱好者在接触哲学时,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作为一名爱好者,冯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回答,那就是成圣。

        在“道德境界”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即我,我即社会;在“天地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分子,自己所做的是为了宇宙的进化,真正达到了古人宣扬的“天人合一”,此时,就可以算成圣了。

        我认为,人活着有两个终极目的。一个是让现实中的自己过得有意义,一个是让非现实的自己活得有价值。这也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宗教的目的,既然现实是痛苦的,就必须要非现实成为极乐世界、成为天堂。

        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越来越进步,宗教不得不退位让贤。科学让现实中的我们过得越来越富足,那还有必要实现非现实的价值吗?

        我觉得是更有必要了。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思想。科学所能满足的是人类本性中属于动物性的那一部分,而人性的满足是科学办不到的。

        可是,宗教已呈颓势,而且这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于是,我们看到了那颗埋藏在沙子中许久的珍珠,拭去包裹着的泥垢,它依然是那颗璀璨无比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哲学,这便是哲学的真正意义。

        我们应该学习哲学,也必须学习哲学。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不仅仅好,还要更幸福。

        人人皆可成圣,关键在于你想不想。

        第二,“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这句话给我启发最深。

        这句话就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用它打开各种的大门。私以为,这句话也蕴含了成圣的方法。

        在求圣的道路上,我们刚开始还会高谈阔论,越往后话越少,到最后彻底缄默不言。不是我们不想说,而是已经不可说了。我们做着最平常的事情,怡然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外人笑我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成圣之道,无非一句话,以平常心做平常事。

        成圣之道,不可言说,到了就是到了。

        成圣之道,你我皆可选择,只在于“做”还是“不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圣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a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