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1984年出生,贵州人。《九重葛》2018年7月份发表在《收获》第4期,进入当年度的中国小说排行榜。小说故事的布景在我国西南省份的一个小城,再具体些,在这个小城的一个大院里。大院里住着的是政府职员和家属,袁天成家和顾言刚家就是其中的两户。袁、顾二人都出生于1956年,相识于1984年,是两个基层公务员,如今都年过六十,走在街上,会被人喊作“老人家”。他们的太太分别是林冬莹和朱虹,一个生得好看,一个不怎么好看。他们各生了一个女儿,分别取名为袁园、顾恬。两对父母,两个女儿,就像院子里繁茂的九重葛一样,在时间中交叉、成长。袁园、顾恬的父母在衰老,院子也在衰败;两个女孩从童年深处走来,劈开荆棘与玫瑰,在漫长道路中点燃了自己的火光;她们未把真实的生命交付给虚空,她们“举着脑袋大的棉花糖,顾恬静静搂住袁园。两团棉花糖在她们各自身后,包围,环抱,切割出只属于她们的小世界,像她们五岁时那样。又像她们十五岁时一样。”顾恬和袁园从少女时代相伴到“熟龄”时代,小说就以这两位好友的视角,呈现出了两个公务员家庭在转型时代走过的曲折历程,探讨了女性的情感和命运。当然这植根于并不久远但却已成为历史的年代,刻印着他们三十年来生活的更迭与变迁。小说的特点在于它首先接近于还乡的叙事模式,但由于偏重于两代人30余年沧桑交集的回顾与审视,以及“80后”一代与其父辈荣辱不一的际遇、命运,于是又兼杂着成长叙事、反腐叙事的复调性;当这些纷繁的故事枝蔓由一个地方风物意象──九重葛──得以象征性地贯穿后,小说诉诸于“地方志”的空间在渐渐收拢,其目的在于不致使人产生出乎意料的感觉。小说的时间纵深是最长的,叙事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来回跳跃,平添了一种沧桑感。其次,小说的人物关系也是最复杂的。作者为笔下人物设定的情感纽结都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二是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小说里也没有脱离这种设定:让代际亲情与男女情爱仍然作为人物关系的主要模式,但在此之外,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变量,其中最醒目的,是同侪之间的友爱与竞争,又因为这一友爱与竞争同时在两代人之间展开,所以使得人物的相互关系显得更为错综。第三,小说的叙事者声音尽管是以袁园的视点讲述的,但实际上它并没有赋予叙事者什么显著的色调,它讲述的声音是抽离的、克制的,即便有那么一星半点的离愁别绪,也不是从某个人物身上来的,更多的只是对世事翻覆的淡淡感喟而已。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巨大的叙事潜力与创作野心。另外,小说以少女的视角叙事,残酷气息消解了不少,小城镇的忧伤和怀旧却得到了进一步地弥漫。小说中的叙述主体与上一辈人的关系似有调和,彼此目光里也多了许多生活本身的体温。袁园的语调不变,作者只做了一些叙述策略的调整,而且对老一辈人之间人际关系描写进行了增大,这与作者不可更改的低平的语调产生了深度的契合。小说的文字之下有暗流隐伏,让人觉得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但高潮仍然未见来临,或者高潮隐伏于文字底下,令人产生恍惚,当我们回过神来时禁不住唏嘘不已。作者这种决绝地拒绝起伏,顽固地回避高潮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给读者引发出来的回味,实际上暗含了我们对生活实质的公允的理解,这不多不少,不增不减,隐而不发,当时惘然,后来明白的阅读效果其实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这是这篇小说呈现出来的艺术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