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自请宫刑,然而之后的生活,用《报任安书》里的原话就是“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翻译过来就是,每天自己的五脏六腑都翻滚挪位,肠子是百转千回打成结儿,坐在家里,精神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就不知道往哪儿走。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失魂落魄。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就从脊背上冒出来,把衣襟沾湿。
可以说,肉体上的创伤可以慢慢愈合,但是精神上的创伤,太痛苦,太难受了,永生无法愈合。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汉武帝大赦天下,50岁的司马迁被赦出狱,这个时候的汉武帝也许是惜才爱才,也许是内心有一丝歉意,最后任命他为中书令。
汉武帝和司马迁这个中书令其实就是皇帝的贴身秘书长,位置非常重要,官职很高,尤其是在西汉,中书令的地位比丞相还要高。以至于班固在《汉书》里为司马迁做传的时候说道,“迁既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在班固眼里,司马迁是被“尊宠”,但只有司马迁自己心里是苦的。
司马迁虽然做了中书令,但是他的余生只为《史记》而活。当然身为中书令,可以接触到国家更高一级的机密史料和政治路线及政治人物,直到了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才得以完成。
全书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录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录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录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其中最后一篇是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但是《史记》并没有在完成后,就得到宣扬,得到认可。
这是因为《史记》其实是一部私家史书,并不是朝廷正规修史。在古代,图书传播是由政府主导的,民间流通性非常差,不像现在的电子行业和图书行业。但是,司马迁又不能完全把《史记》呈出来。用司马迁自己话来说,就是“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为什么不能呈出来呢?因为《史记》里重点批评了刘邦和刘彻,一个开国皇帝,一个当朝皇帝,如果真的把《史记》原原本本呈到汉武帝眼前,有点玩火自焚的感觉,罪大了消书灭族。所以司马迁才用了“藏之名山”这句话。从这点上来看,他也知道自己写了不该写的,但又是事实的话,所以他不会主动呈出来。
他在等待“有缘人”,或者在等待机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