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玩品鉴
盘点中国最早的金属器皿,重翻青铜时代经典篇章

盘点中国最早的金属器皿,重翻青铜时代经典篇章

作者: 广东卫视陈斋主 | 来源:发表于2017-07-17 14:56 被阅读27次

家里有古董,有祖传宝贝,有瓷器,玉器,字画,杂项各类艺术品古玩精品的敬请关注专题账号。


聚焦全球

鼎拼音dǐng部首“鼎”

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

描述:青铜制,三、四足两耳,盛行于商、周。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鬲拼音lì部首“鬲”

本义:古代炊器。

描述: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

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甗拼音yǎn部首“瓦”

本义:古代炊器。

描述: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昆甗研,善升甗。——《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簋拼音guǐ部首“皿”

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

描述:圆口,两耳或四耳。

簋,黍稷方器也。——《说文》

每食四簋。——《诗·秦风·权舆》

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韩非子·十过》

簠拼音fǔ部首“皿”

本义: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左拥簠梁。——《仪礼·公食大夫礼》

盨拼音xǔ部首“皿”

本义:古代盛食物的青铜制器皿。

描述:有盖和两个耳子,圈足或四足。

盨,负戴器也。——《说文》

敦拼音duì部首“攵”

本义:古代食器。

描述: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

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

有虞氏之两敦。——《礼记·明堂位》

豆拼音dòu部首“豆”

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描述: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

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觚拼音gū部首“角”

本义:古代酒器。

描述: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 3升,一说是2升。

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说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觯拼音zhì部首“角”

本义:古代酒器。

描述: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爵拼音jué部首“爫”

本义:古代酒器。

描述: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说文》

虢公请器,王与之爵。——《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角拼音jué部首“角”

本义:古代酒器。

描述: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斝拼音jiǎ部首“斗”

本义:古代酒器。

描述:青铜制,圆口,三足,用以温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尊拼音zūn部首“寸”

本:酒器

尊,酒器也。——《说文》

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一尊还酹江月。——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罍拼音léi部首“缶”

本义:古代盛酒的容器。

描述: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也可用来盛水做盥洗用的器皿。

我姑酌彼金罍。——《诗·周南·卷耳》

瓿拼音bù部首“瓦”

本义:古器名,古代的一种小瓮。

描述: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代。

壺拼音hú部首“士”

本义:(壶)古代盛器。

描述: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壶,昆吾圆器也。——《说文》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卣拼音yǒu部首“卜”

本义:古代一种酒器,椭圆形。

描述:青铜制,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也有作圆筒形的,器形变化较多。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卣,中尊也。——《尔雅》

用赍尔秬鬯一卣。——《书·文侯之命》

盉拼音hé部首“皿”

本义:古器名。

描述:青铜制,圆口,深腹,三足。为酒水调和之器,用以节制酒之浓淡。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觥拼音gōng部首“角”

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描述: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

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说文》

我姑酌彼兕觥。——《诗·周南·卷耳》

彝拼音yí部首“彑”

本义: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官司彝器。——《左传》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

盂拼音yú部首“皿”

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盂,饮器也。——《说文》

置守宫盂下。——《汉书·东方朔传》

操一豚蹄,酒一盂。——《史记·滑稽列传》

匜拼音yí部首“匚”

本义: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

描述:形状像瓢,也可盛酒。

鑒拼音jiàn部首“金”

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器皿。

描述:青铜制,器形很大的盆。

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

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庄子》

缶拼音fǒu部首“缶”

本义:瓦器,用以盛酒浆等。

描述: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斗拼音dǒu部首“斗”

本义:古代酒器

描述:用于取酒的挹酒器,多作带有曲柄的小杯式样,如北斗星之形。现于商朝。

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大戴礼记·保傅》。

金樽清酒斗十千。——唐· 李白《行路难》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五星服务

相关文章

  • 盘点中国最早的金属器皿,重翻青铜时代经典篇章

    家里有古董,有祖传宝贝,有瓷器,玉器,字画,杂项各类艺术品古玩精品的敬请关注专题账号。 鼎拼音dǐng部首“鼎” ...

  • 盘点中国最早的金属器皿,重翻青铜时代经典篇章

    聚焦全球 鼎拼音dǐng部首“鼎” 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 描述:青铜制,三、四足两耳,...

  • 历史考据之青铜

    今天这个界,跨的是远了点。。 青铜时代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丹麦的国家博物馆管理员提出来的。翻了翻他写的那本《Lede...

  • 翻盘点

    身处社会最底层,我常常想,怎样才能翻盘? 屌丝们的生存之道无外乎有这样几种。第一,打工(上班)。第二,进入体制内,...

  • 陶瓷有名彩,称之珐琅彩

    珐琅起源于西方,类似于彩色玻璃一类的颜料,画在金属器皿上。国内最早出现的是在元代,蒙古军队从西亚掳了一批珐琅工匠,...

  • 珐琅彩瓷的历史是什么?

    珐琅起源于西方,类似于彩色玻璃一类的颜料,画在金属器皿上。国内最早出现的是在元代,蒙古军队从西亚掳了一批珐琅工匠,...

  • 世界史学习(一百六十八)

    -法蒂玛人擅长制作玻璃、金属器皿和陶器。许多建筑一直仍能在开罗见到。-法蒂玛人擅长制作玻璃、金属器皿和陶器。许多建...

  • 寻找翻盘点

    我在通往城乡结合部的路上。翻开手机,突然发觉被以前的好友L拉进去了一个群里面,是打羽毛球的,“毛,今晚宵夜你来不来...

  • 盘点-翻篇

    新旧年交替之时,启程,赶赴那玛之约。 点灯熬油码字儿,在月度重点工作表上划去最后一项任务,快速理净桌子,喂饱花儿草...

  • 中国最早的毛笔

    秦蒙恬用鹿毛、竹管制作毛笔的故事不少人都听说过,但考古发现实际上在蒙恬之前的战国就已经出现了毛笔。 在湖南长沙出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盘点中国最早的金属器皿,重翻青铜时代经典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gf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