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象山文集序

象山文集序

作者: 宁美 | 来源:发表于2023-04-20 03:02 被阅读0次

家和教育家,与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②“人心惟危”句:可参看【18.2】条注释。

③求仁:见《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④精一:可参看【18.2】奈注释。

⑤一贯: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⑥能近取譬:以自己做比,推己及人。出自《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⑦摩顶放踵:从头项到脚跟都磨伤,形容不辞劳苦。出自《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⑧仁内义外:义属于内心之外。出自《孟子·告子篇第六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但孟子认为“仁、义”,皆属于内,都在人的心中。

⑨“仁,人心也”句:可参看【4.2】条“收放心”注释。

⑩“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句:出自《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⑪伯术:王霸之术。“伯”通“霸”。

⑫周、程二子:周敦颐、程颢,可参看本书1.《阳明先生年谱》“1501年”条“周濂溪”注释和“1488年”条“明道”注释。

⑬孔、颜之宗:孔予和颜渊。

⑭“无极而太极”,“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两句:出自周敦颐《太极图说》。

⑮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出自程颢《明道先生文集·答横渠先生定性书》。

⑯不得于言,而勿求诸心:外在道理尚不明了,就不要先求之于内心。不过历来诸家对此句理解不一。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相关文章

  • 定稿

    《象山文集序》心得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象山文集序》。《象山文集序》是抚州太守李茂元准备重新刊印象山先生文集,...

  • 学阳明心学 023

    《象山文集序》,阳明先生在阐述陆象山心学经典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心学作了一个注解。 陆象山就是陆九渊的号,字子静,世...

  • 《象山文集序》 相关知识

    人惯以“陆王”并称陆学、王学两大心学学派,主要是因两者在心学宗旨归向、思想进路、本体功夫等诸方面有很大相同点。...

  • 22.象山文集序

    【22.1】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

  • 王阳明|象山文集序

    圣人之学,心学也【1】。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此心学之源也。中也...

  • 心学驿站:象山文集序21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

  • 22.象山文集序 辛巳

    【22.1】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

  •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原文版)阅读笔记(21)

    廿四、答伦彦式书 1、本篇启发、感悟: ①阐述主旨类《象山文集序》里“定性,动静”之概念。心本无动静之分,心一而已...

  •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原文版)阅读笔记(19)

    廿二、象山文集序 1、本篇启发、感悟: 涉及理学,概念用词引文较费解,暂悉其大意,后续再参考相关资料作深入探究、体...

  • 致良知《象山文集序》读后感

    22、 象山文集序 辛巳1521年 22.1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象山文集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hr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