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虎妈猫爸,我们来聊聊教育这件事真情
一份5岁小朋友的豪华简历引发的教育思考

一份5岁小朋友的豪华简历引发的教育思考

作者: 侧洱倾听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11:47 被阅读3次

“每周写三篇英语作文、英文书年阅读量500本、5年多游历40余国家、文史艺数体全面发展、做过20多本思维书、围棋11级证书、会唱百首古诗、通过实验了解浮力、密度、重力、磁力······”

没错,以上数据就来自一位5岁小朋友的简历。人生就是这么优秀。

这一份如此优秀,被誉为“豪华简历”的简历一经在社交媒体上曝光,自然是引起了一波教育理论讨论:

星空杂评:拔苗助长,能经得起风雨和烈日吗?

行走在霾端的科研小白:我只想知道,他二十岁的时候能不能实现火星登录。

炸昆虫:一天看一两本书的封面吧可能,顶多就是序。

粉糖橘:全世界都这样,精英家庭的后代都会拥有精英教育,一代比一代更有成就。

花农角三:多读书真的很有用,不要说童年不童年了。如果回到过去我宁愿天天读书写字都不和小伙伴去玩泥巴。

······

这一份能让各路网友意见纷纷、褒贬不一的简历据说是为了进国际学校准备的,而这五岁小朋友的父母毕业于复旦大学,皆为高薪行业的高管。

于是,有网友深叹一口气:果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这一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豪华简历”的根因所在。没有经济基础,能在5年内游历40余国家,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不现实的。但简历中的教学经历不见得每个高学历、高薪酬的父母愿意去践行。

这一对“复旦”父母,在简历里面提及自己的教育观,践行“博、严、规”的原则。在博学上,坚持有效的陪伴,发展各类兴趣,为未来小孩的选择做准备。不要求样样第一,只要在做事的时候保持认真的态度,并且坚持:兴趣与效果并重。

另外,从这份“豪华简历”所反映出来的教育事件,更多的是体验性、实践性的。而非如国内的教育简历,清一色的“获奖经历”。相比较而言,“豪华简历”中呈现出来的才是我们当下正在发展的“素质教育”。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这一点的教育理念与“复旦”父母不谋而同。

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 “兼士”。作为贤士或兼士,必须能够“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好学而博”。这样的素质教育理念永远是进行时。


那他开心吗?

或许就像网友兰儿朵朵82所说:大人有心培养,只要孩子不排斥,优秀一点有何不可。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或许可以向墨翟学习,他始终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原创非首发,转载请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份5岁小朋友的豪华简历引发的教育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ix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