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不讨好领导的年轻人都是怎么想的?

那些不讨好领导的年轻人都是怎么想的?

作者: 懒人马嘉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21:43 被阅读0次

根据2021年轻人下班报告显示,超7成的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了,超6成90后愿意接受有偿加班。除了年轻人不加班这个问题,很多公司的管理人员也在抱怨,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去讨好领导了。而在他们以前作为晚辈的时候,煮茶、倒水、下楼取报纸都是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

到点就该下班,事情完成了就不需要加班,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什么时候“等老板走”成为了一个衡量是否该下班的因素呢。

阿德勒有一个关于“外部因果律”的理论,意思是,将原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存在着重大的因果关系,将自己的现状归咎于自己无法改变的因素。

如果将一份关于“是否愿意讨好领导”的匿名问卷派发给各个年龄段的职场人士填写,相信最后的问卷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完成工作是必须,讨好领导只是一个选择。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

讨好领导,不如提升自己

像我就遇见过一位很擅长讨好领导的大姐。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领导的座位。将领导的杯子洗干净装好水,收拾好领导座位的文件和垃圾,将自己带来的零食或者特产提前放在领导的桌上,事后当然能获得领导的一声感谢。除此之外并无特殊对待。在她做错事的时候,还是照样被狠狠地教训,该做的事情也一件没少,更别说工资了。

职场如战场,大家虽不是真的士兵,但都是靠利益来互相维护的。这样的讨好并不能给领导带来什么利益,也不是职场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而且,就算你能讨好直属领导,但能讨好所有的领导吗?

老舍《四世同堂》十五里说道:“像只格外讨好的狗似的,总在人多的地方摇摆尾巴。” 在别人眼里看来,讨好领导的行为可能更像是在自娱自乐。

讨好领导不会令事情变少,也不能让工资上涨,还得额外花费自己的心思和时间,何必呢。还不如在上班时间好好地完成工作,下班时间好好地增进自己的技能,争取用能力征服你的领导。

讨好他人,不如讨好自己

因朴实独特的歌声在选秀节目里脱颖而出的“大衣哥“朱之文,在取得成功后还不忘造福家乡。给村民修路、解决村里灌溉用电的问题,由着村民来门口直播等等,却没想到村民根本不领情。家门莫名其妙的被踹烂还得苦笑着与粉丝合影,被村民大笔地借钱却一分收不回来,私生活还经常被偷拍。

每次看到“大衣哥”的新闻都觉得很心凉。那么善良的一个人,给村里做了那么多实事,为村民带来了那么多好处,却处处受欺负。活着已经那么累了,何必再去讨好别人呢。善良应该托付给值得的人,美好应该先留给自己。

爱默生曾说:"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善良有尺,宽容有度。一味地去迎合他人,只会换来更得寸进尺的要求,还不如先为自己而活。

工作重要,生活更重要

还记得那位曾经说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轰动网络的裸辞老师顾少强吗?她真的看世界去了,还在旅途中遇到了自己的真爱,现在定居下来开了一间民宿。做了11年的老师,不可惜吗?但是她果断地选择了为自己而活,并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每个人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过完自己的一生是最重要的。”

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你拥有说“不”的权利。

蔡康永曾这样描述幸福感:“我对于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我可不可以常常对很多我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要。”

评价是别人给的,价值是自己决定的。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让别人说去吧,不要把美好的光阴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随着当代年轻人的自我觉醒,工作已经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他们的焦点更多是集中在自我的探索与成长上:能好好地对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对待别人。

正如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里说到的: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别人的期待不是必须回应的,你可以选择屏蔽它。想要工作顺利,讨好领导不是唯一途径。让工作回归它本身,关注工作内容和能力,而不是让各种复杂的关系缠绕交织其中。让真正的自我回归,活出自己的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不讨好领导的年轻人都是怎么想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jh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