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今天来访的母女。经过了一周的调整,看上去情绪比以前好了很多。
“近来感觉怎样?”
“感觉我的心情好多了,孩子也比以前自觉。”母亲高兴地回答。
“您近期做出的改变是什么?”
“我这一周没有吵她,按照您说的,只是静静地关注她,她学习的时候,我就在客厅看书,有时候也陪她聊聊天,真的就没着急,然后她有时候也知道自己学习了,比如考试语文前一天,她就认真地把所有内容背了一遍……”
应孩子要求,接下来进行沙盘游戏。讲清规则之后,她们就为了决定谁先开始争论起来。
“你先。”“你先。”“你先!”“你先吧,以你为主。” “就是你先!”……几个回合之后,孩子干脆保持沉默,既不说话也不开始。“好吧,我先。”母亲就乖乖让步了。
她毫不犹豫地拿了棵大树,孩子马上在树下摆放了一家三口。母亲又拿 了一座山,孩子在山下放上三棵小树。母亲挖了一条河,孩子马上搭一座桥……
“这个过程中,您和孩子还有没有别的感觉?”
“ 我觉得,我在哪里,她就在哪里,所以我摆什么她就跟着摆什么”母亲若有所思地答道。
“我是在跟随”孩子解释说。
“还有别的感觉吗?”
“陪同”、 “依赖……”
“谁依赖谁呢?”
“孩子依赖我.”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
“是这样的吗?您看看荒漠中的这棵树和这个人,此时此刻,是树依赖人,还是人依赖树呢?”
“您这么一说,我才发现我依赖孩子更多一些……”
……
“刚刚你拿了车站,又放回去,思量了好半天,当时你在想什么呢?”我转向孩子。
“我选择了车站,因为我想起父亲带我坐车出去的情景。但是后来我觉得如果他肯陪我们在家里,我宁可不出去,因为出去的话,就会把妈妈留在家里,我们一家三口,总是不全。我能看到爸爸的时候,就看不到妈妈,我经常和妈妈在一起,又看不到爸爸……”听了孩子的话,母亲的眼圈红了,泪水止不住留下来。
“可是,家里明明是四口人啊。你的妹妹呢?”
“她在这里,在中间。我只是希望父母都在,希望全家在一起的温暖的感觉。”
……
通过近期的咨询发现,很多父母苦恼的是:大道理和孩子讲了一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父母都是怎样和孩子链接的?很多父母的回答就是:天天讲,道理都给他讲了许多遍了,他就是不按着做!记得我对一个孩子厌学、精神即将崩溃的妈妈说:“从今天开始,一要管住嘴,少唠叨。二要和孩子谈学习以外的事情。”很难做到吗?很难。一是因为唠叨可以缓解妈妈自己的焦虑。二是除了学习,妈妈不知道该和孩子谈什么!这个问题牵扯到我们和孩子能不能建立深刻的情感链接。 情感链接,是最深刻的链接。但中国人羞于表达感情(夫妻和亲子)。父母不能与孩子进行流畅的情感交流,只能进行语言层面的交流——往往会去谈学习,用学习的话题和孩子隔开了。这样的链接是父母发出语言指令,孩子“听话”照做。没有心灵层面的链接,也没有身体的接触,只有干巴巴的语言链接。 像今天这样,当妈妈不再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可以在女儿面前流泪,也可以拥抱女儿时,女儿也接收到她爱的信息并且进行回馈。 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动中,感受最强烈的,并不是父母讲的“是什么”,而是“父母在用怎样的情绪讲”。如果对孩子说的话是指责,讥讽甚至谩骂的方式回应,那你说的越正确,可能效果越差。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道理有多正确,而是父母对他们情感上的排斥,这会引起孩子本能的抗拒,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所有的沟通都是无用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