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挑战营想法简友广场
随笔|干起来,而非一直想

随笔|干起来,而非一直想

作者: 蓝胖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8-07 10:12 被阅读0次

当人们从疫情期待中醒过来后,涨焦虑感陡增,就业形势严峻,房子卖不出去,不敢买贵一点的大件。

社会的下行,无疑给人们带来新的话题和苦难。

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大环境不好未必要躺平,更是要不断强化自己,强大才能活下来。

01

懂懂老师在群里分享关于小红书的成长历程。

这几天在上海听了小红书CEO毛文超的十周年分享,是我听过的互联网公司里最不互联网公司的一次分享。

几乎没有摆出任何数据,也没有细数创业维艰或是市场地位的复盘,他像一个活在十九世纪的作家,谈黑客艺术、谈存在主义、谈人文精神、谈生活在当下。

以前行业里有过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选题,就是为什么上海出不了互联网公司,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这么问了,因为上海产出的小红书、拼多多、B站、米哈游这些名字,每一个都在不同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互联网的游戏规则。

就像昨晚小红书选在黄浦区老商店永安百货举办马路生活节的开幕音乐会,好奇的市民们摇着蒲扇三五成群的驻足围观,在盛夏的午夜,乐队于一楼演奏,歌手从阳台欢唱,门口有昆曲演出,顶层设弦乐独奏,这好像真的是只有上海才能发生的画面。

小红书的一切过往,似乎也都出自这种情绪,我们需要活着,但又不止是活着。毛文超说最开始的小红书其实是7个PDF,用现在的话来讲,有点儿MVP(最小可行产品)的味道了,这7个PDF是他们整理的7个热门旅行地区的购物攻略,因为当时有很多用户需要这个。

如果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小红书可能成为一款路书工具,或是一个代购社群,但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模样。

或者说,小红书从一开始,就不是被设计出来的,它出自和人打交道的过程,直到今天,也还在摸索着如何更好承担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这也不是说,小红书就是由用户塑造出来的,事实上,小红书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你推一把、我挤一下的环境里生长出来的,是海量的作用力互相影响,得到的一个最优解。

包括小红书的分发系统由编辑运营切换成算法推荐时,考虑的也不是所谓的效率问题,而是应对于真实的人的声音:很多用户刷完了笔记,但还想看点什么,该怎么办?

有的时候,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一些矫情之物,就像你在经典游戏「文明6」里进入信息时代后会刷到这么一句俏皮话:「现在天上有31颗卫星在地球上空环绕,不为别的,就为了告诉你便利店怎么走。」

所以毛文超最后对社区的定位还是回到了社区,社区这个概念,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避之不及,因为太旧了,也太平凡了,大家都喜欢谈平台,谈估值,谈改变世界。

但社区也是人类聚集起来之后最自然的形态,它不同于集体的强制性,也脱离了部落的原始性,从小了说,它是选择邻人的自由,往大了说,它是文化繁荣的起点,出发就是大世界,回来就是小家园。

我又想起了简·雅各布斯,这位老太太一生都是城市工业化的死对头,资本家们痛恨她,同时也尊敬她,她终究没能阻止摩天高楼遍布纽约,却也为纽约保留下了下城区的多元化。

又比如纽约中央公园,在被盛赞为城市建设的奇迹时,它其实也不是为了成为奇迹而被规划出来的,因为十九世纪的纽约有接近20万匹马,它们需要在晚上有一个吃草和休憩的地方,所以才有了中央公园。

雅各布斯是这么说的:「设计一个梦想中的城市并不难,但重建一种生活是需要想象力的。」

推搡之下,小红书也走到了这一步,每天有一亿用户在小红书里分享他们的生活方式,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都亲自参与了这座城市从无到有的精彩历程。

小红书的第二个十年会走向何处,没有居民可以预测,但他们却是能够决定的。

设想、第一步和后面看到的结果往往并不一样,设想多全,多好,最终可能都不一样。

换句话,最初想的方向和最终干出来的方向,未必是一样的。

需要去干,不是单纯的想,单纯的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几乎吧,每天都会有朋友来咨询、聊天,吹牛,有熟悉的陌生人,有陌生的熟悉人。

聊的很多话题,就是想做什么。

到我这年纪,一般不愿意聊这样的话题。

余生真的不长,扯淡的时间尽量少一点,干就行了。

人生哪有那么复杂?再差能有现在差吗?

摒弃单纯想的想法,把你可能有的东西落地看看,落不了地,赶快去修正。

这是知行合一。

因为我见过,太多停留在想的人,为什么会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如何去做?

看起来是完美主义者,

所以,要从妄想中走出来,因为你只有干了才有机会。

大家都在抱怨卷,实则是无能的表现,任何时代都比较卷,资源就那么多,谁抢到算谁的,更何况你的一个普通人,更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做事。

有人在玩手机,你也在玩。

有人在旅游,你也在旅游。

有人在吹牛,你也在吹牛。

有人在无意义的社交,你也在无意义社交,虽然你不自知。

乌合之众而已。

只是也许你不知道,他或她有足够的家底,ta有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

想的东西是,自己的资源有多少,足够少就去争,去抢,而不是等别人喂到你的嘴巴里。

02

天天想的人,有一种思维定势:我只要想的透就能成功,每天都在脑海中转来转去,这是难以改过来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阶层跃迁是一件很难的事。

不仅是因为阶层之间已有强大壁垒,如同寒门难出高才一样,整个壁垒是用资源搭建起来的,你想通过小窗口进来需耗费很大的精力。

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客观而又现实,即便再过几千年,也是如此。

第二个原因,来自于个体诉求。

普通人逆袭最大的拦路虎反而是自己,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一个聪明的人一旦进入群体,一定会降低智商,主动适应群体,这就是负能量、短视、贪婪等人性发挥到淋淋尽致,吃瓜群众就是这样的。

恰恰你觉得你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人,容易成功。

因为他个体诉求与群体诉求不一样。

群体诉求是把所有人的智商降低,出人头地是不被允许的,你优秀也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个体的优秀充分证明了群体中其他人的愚蠢,这是大家无法接受的一个事实。

即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太多了。环顾四周,当你成为部门优秀员工,迎来的一定不是真心恭喜,而是嫉妒,更是防范和谣言;……太多了。

当你辞职了,大家一定不是祝福你越来越好,而是希望你越来越差。

因为你的离开,只有差了,才能证明离开群体是错误的。

人与人之间一直是充满了满满的恶意。

所以,一般情况下,成就你的大抵以弱连接为主,强连接一般是拖后腿的存在。

客观原因、个人诉求决定了思维定势,决定了他们做任何事情考虑当下,而非中期愿景,更不用说长期利益。

喂到嘴里的,人家未必会接受。

故,我已想办法改变自己好为人师的做法,逐步改吧。

一直在想的人,如果没有行动,不要劝。

他很乐意沉浸在想中,为什么一定要打扰他的美梦呢?

是否?

-end-

相关文章

  • 2018-09-15

    突然想写随笔,一直不懂随笔怎么写,或许就这样,en,就这样

  • 心语

    总是想写随笔,一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软件,愿一直与你相伴。

  • 2020-06-26随笔

    关于做事以前我一直纠结一个问题,做事先谋而后定,还是先鲁莽起来干起来。 现在我想其实都对,先谋收集数据,真实信息,...

  • #30天专注成长计划#R2-day3-想清楚在干事情

    G:【工作思考】问明白,想清楚,干起来,才是最高效的工作方式 1、【问】:问清楚我要干啥,完成什么 2、【想】:想...

  • 想不明白先干起来

    干完这个星期这一年的工作结束了,要是换做以前可能还有点留恋,这次走得很坚决,恨不得马上就离开。正常我已经找好另一家...

  • 尊重(每天一个小概念 0102)

    一直想锻炼一下写作能力,年底思考该用哪种形式记录,该用怎样的方式书写,思考了大半个月,没有任何结果。索性,先干起来...

  • 紫青牛网络随笔:2023年1月1日

    紫青牛网络随笔:2023年1月1日 01、完成比完美重要。想到的事情立刻马上去做,先干起来再说。准备准备黄花菜都凉...

  • 随笔十一则

    距离上一则随笔有段时间了…… 一直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契机作为随笔十一则的始。 听起来好像在说谎吧,随笔么,就是想写的...

  • 干起来!

    永远也不要忘记,人生的主业是成长和学习。 我现在的生活,是非常普通的生活。比如今天吧,早上七点半起床,洗漱后,看书...

  • 干起来

    干活干活搞起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干起来,而非一直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q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