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这时候窗户的主人,就要去买窗户,这将刺激窗户的生产。制造窗户的工人接到订单,有了钱以后,他可以去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样就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所以破窗理论的支持者说,有破坏才有进步,破坏本身是好的。
这种思维在社会中非常常见。每一次社会经历灾难,每当有飓风、地震、海啸,总会有那么一些经济学者走出来,说这个灾难虽然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它又为下一轮就业和GDP增长带来了机会。
但是如果这些资源不被灾难摧毁,就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推动别的方面的发展,但是这是你看不见的,因为这并没有发生,谁也不知道这些别的方面会是什么方面,这些发展又会是怎样的发展。而正是因为这些资源已经失去了,所以会带来一连串的变化,这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是能看得见的,它确实促进了一些好的方面的发展,所以就觉得自然灾害是好的。人们做选择做评价的时候通常只能考虑自己能看见的因素,并不能考虑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因此很容易以偏概全,自以为是。因此很多时候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或者评价。
退休延迟会导致一些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但是这得怪这项政策吗?找不到工作只是暂时的,等学好了技能就不怕没工作。而一个干了大半辈子的老员工经验丰富,轻易退休很可惜。其实可以针对不同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的退休时间。比如体力劳动多一些的工作早退休,体力活动少的工作晚退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
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是往往会被忽略掉的。比方说,在锦州银行北京分行做总经理助理的大学同学打算考北大MBA,这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她可能只是考虑到考上之后给她带来的变化。硕士学位、更高的收入、更多高质量的人脉资源、更高的荣誉。但是她没想付出的代价,时间从准备到毕业总得三四年、金钱30万、放弃更多投入工作提升实战能力的机会、减少陪家人的时间、与朋友聚会的时间、玩的时间,半工半读增加的压力。权衡了这些如果还是会做出相同选择,那对她来说选择就是对值得的。
选择安逸就放弃了更多挑战自我的机会,选择睡懒觉就放弃长进的机会,选择一份工作就放弃别的工作,选择坚持就放弃更多睡眠、玩的时间,但是心里边很快乐虽然身体上很疲乏。选择一个人过一辈子就放弃别的人。选择去走那条难走的路就放弃了轻松愉悦,但收获很大。
选择很难,需要看得全面,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识。考虑看不见的因素,机会成本,时间成本等。
选择去做了,就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脑子不转了还坚持就是放弃了休息但是还得不到效率的事情,就像现在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