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读后感
图片无法上传
(网上截图)
文摘——『我们不需要资本主义制度,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不可离却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资本主义精神“其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是市场经济得以存在与发展的一个源头活水。一国的市场经济只有在物质条件(技术制度)和人文因素(经济伦理)都具备时,才能获得发展。我们从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例证。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为何在西方而不是在东方最早产生”的所谓“韦伯命题”,就有力地说明:经济伦理作为社会经济行为道德判断和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对资本主义产生有着巨大作用。东方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其它古老民族如我国,则由于缺乏符合资本主义的特殊的“精神气质”,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制造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其实一直到现在,当我们已跨越“卡夫丁峡谷”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这种以思想意识与文化习俗等形式存在的儒家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仍然起到很大的制约,形成一个关于现代化的悖论。这种悖论不仅仅是人们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论等所形成的“道德困惑”,而更严重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纵深发展,甚至走向现代化的反面。』
什么是“卡夫丁峡谷”?——“卡夫丁峡谷”是指古罗马时期意大利中部一座小城卡夫丁城外的隘口。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yoke)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用“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卡夫丁峡谷”逐渐成为“耻辱之谷”的代名词,也可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经济上好像似乎走岀了“卡夫丁峡谷”,这个“峡谷”只是解决了温饱的峡谷,离“厉害了”好像不止一段距离。卡脖子算不算是羞辱?按照“金大仙”的说法应该算。退一万步说,我们在经济上算是走岀来这个“卡夫丁峡谷”,然而,我们人文因素(经济伦理)方面是否走岀了这个“峡谷”?从传统的历史上来看,二元社会、小农经济、儒家的家长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对中国经济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孔老二所谓的“君子谋道,不谋财。”与统治者重农抑商,不谋而合。关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关于“有恒产者,有恒心。”;关于李超人的“跑路”与“夜壶”论;关于黑猫白猫论,凡此种种好像都无定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山先生的话好像仍在激励着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