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之心得(二):《生活与命运》
生活与命运_作者:邵明1960年,瓦西里•格罗斯曼(1905—1964)完成长篇历史小说《生活与命运》。苏联当局负责意识形态的执鞭苏斯洛夫称此书“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要“过二三百年才可能出版”。1980年,该书在被封锁二十年后历经坎坷首度出版,引起巨大轰动,并被翻译成中文版。
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节目中力荐此书:“这大概是我做读书节目,从广播电台到电视,到现在做视频十来年来,最想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
梁文道化了五个夜晚来讲解作者的一生,作者怎么从苏联军队的战地记者,体制内的作家,而走到体制的对立面。
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活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它是一整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是苏联时期复杂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的深刻反思。
一如《战争与和平》,《生活与命运》围绕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展开。格罗斯曼以托尔斯泰式的宏大视角和写实笔法,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并通过家族成员各自的遭际串起上百位出场人物与一系列交叉延伸的历史事件。历史的创痛、现实的积弊,(木及)木又与战争双重碾压之下人性的艰难处境,都以栩栩如生的深刻细节纳入其中。
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犹太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也是“二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体制的作家”,其独一无二的经历和人道主义勇气,使本书具有足以令强(木又)胆寒的震撼力。
书中对战争真情实况的描写,对纳粹灭绝营、苏联古拉格的哀歌与沉思,对人生、政治和历史命运的哲思与探讨,对人性的极端邪恶与细微的善良之间斗争的刻画,至今读来依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中演讲的感染力,使你不得不对此书产生兴趣;就像当年陈丹青介绍木心大师一样,使你不得不对木心的作品产生兴趣。如果我的心得能使你也对《生活与命运》产生了兴趣,哪我就对得起梁老师,也对得起我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