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里偶尔喘息的间隙,我跟爸爸说,今天是母亲节呢?发给老妈的红包她也没收。
老爸说肯定去山上采茶了!我们那代人,哪里有过这种节日。
朋友圈里漫天飞舞着节日祝福,热闹非凡。而我的母亲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淡然处之。没有渴望的仪式感,也没有期待的休息。对她们而言,日子简单,家人平安就是弥足珍贵的现实。
有时候我想,是不是我们这代人要的太多了…
母亲节这条,我像往常一样认真的盯着我看着女儿吃饭,她把爱吃的菜吃完然后最后再慢慢吃完我给她装的饭。
我感慨的说,真是像奶奶(女儿叫姥姥是奶奶)。
父亲纠正的说:不对,你妈妈是先把饭吃完,再吃菜。
过去的岁月里,是贫穷和寒冷。母亲是家里排行老二,不如老大会来事,也不如小儿最招人疼。从小到大,她靠的是自己察言观色的敏感小心翼翼的生存着。
外婆因为家境贫寒,外公又偶有喝醉酒就发酒疯的情况,外婆索性出家了。大姨结婚了,母亲作为家里的长女便接下了“女主人”的辛勤工作。
家里的菜是有限的。母亲只能唯唯诺诺的把饭吃了,等没人注意的时候吃点菜。渐渐的这成了她的习惯。
8岁的母亲还不懂事就被外公指定给了父亲。父亲家里穷,怕以后娶不上媳妇。而外公想要的是父亲的劳动力。所以便同意了。那一代的人,女人可以这样的卑微。
为了一点点的彩礼,母亲不愿意嫁也被外公狠狠的拒绝。很旧社会的大男子主义一样,外公告诉母亲,她的婚事是父母安排的,她没有做主的权利。
结婚以后,家里确实穷,父亲跟母亲说,谢谢你给我生了一男半女。现在我经济依旧不好,要不你走吧。
母亲用掘强的口吻对父亲说,我既然嫁给你,就没有离婚的打算。
父亲至今感谢母亲的信任和陪伴。
那个时代真的很单纯,有一口饭吃,有一席之地可以睡上一觉就好。
有时候我常常觉得不明白人为什么要努力。到底是为了下一代还是为了自己。倘若为了自己。其实对生活的要求大了不必那么多。
母亲在我的生命里真的影响巨大。她的勤劳善良,为人处世都深深的影响着我,在昏黄的灯光下,忙碌着一天的母亲坐在床边,她辛勤的织毛衣。我在她的影子里安心入睡,特别的幸福。
到底是这样的生活幸福,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历过种种的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幸福。我不得而知。
如今,我觉得我是一个很佛系的人。但是我又害怕佛系。我怕生活的变动我没有任何还手的能力。
我也害怕自己来这个社会一辈子,什么都没能做成。
听父亲讲母亲的故事,我想了很多,心里很多的话。我不知道人生的答案究竟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母亲是一个有力量有爱的人。而我也至少应该成为这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