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读起戴望舒的《雨巷》,想着悠长的青石板小巷里,江南烟雨间,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那姑娘身量婀娜,素雅的旗袍微摆在行走之间,如寥寥雨雾里一朵盛开摇曳的丁香花。
她不艳不媚、不娇不嗲,只是恰到好处地簇着眉目,脸色惆怅。
她怀着心事,步伐迟缓,擦身而过时全然未觉旁人的注视,一心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哀怨又彷徨。
待那姑娘消失在雨巷的尽头,诗人还在以想象作笔,勾勒着这幅雨中佳人图,她的颜色、她的芬芳、和她太息一般的目光……
我不太分得清诗的好坏,只觉得读完这首诗时我的脑海会浮出一幅朦胧的水彩画,那颜色极浅极淡,但那姑娘落寞、忧郁的背影却一直徘徊、轻走、却走不到尽头。

我查了下作者的照片,典型的民国书生,五官俊朗,气质优雅,只是45岁便病逝于北京。
只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竟然真的遇到了一位丁香般的姑娘。
彼时他相恋8年的未婚妻移情他人,与他解除婚约。他意气消沉,伤悲不止。
好友穆时英劝慰他时将自己的妹妹穆时娟介绍给他,他坦言第一次见穆时娟仿佛就见到了他笔下《雨巷》中那个像丁香一样风清露愁的姑娘。
丽娟的古典俊美,让他忘却了失恋的苦痛。这段相遇也算上是爱情故事最让人心动的开始吧,可谓一见钟情。
故事的发展顺理成章,才子佳人一见倾心,遂男婚女嫁,过起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生活。

只是,童话故事往往只告诉我们王子公主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却没有说幸福生活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幸福是指家庭殷实、夫妻和睦、儿女承欢,又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无疑是幸福的。
但这段碧玉般的婚姻只持续了5年多便以分手告终了。
丈夫人品端正,才华横溢,妻子温婉可人,女儿娇小可爱。
他们在香港的住处有个诗意的名字“林泉居”,山间有瀑布,还有小小菜圃,家务有保姆代劳,孩子有保姆抚育。
若想身体力行,也可种种瓜果;若想安心读书,便拉上窗帘,无人打扰。
妻子也是出生诗书之家,念得了英文,也写得出书法,有自己的朋友圈,并不一心粘着丈夫。
这样的描述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无数人艳羡的生活,自由富足,还有精神追求。

他们结婚数年,几乎不曾红脸,一直和平共处。所以,用“相敬如宾”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但“相敬如宾”就是最好的婚姻状态吗?
穆时娟回忆,戴望舒喜欢窝在书房看书,写作,很少和我说话。是的,相敬如宾,但甚少交流。
我个人不太喜欢“相敬如宾”这个词,夫妻本应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也是实际陪伴人一生时间最长的关系,却待彼此如宾客一般客气、一般寒暄、一般得体?
一两天还可以理解,几十年岂不崩溃?除非,这段夫妻关系中只有“敬意”,没有“爱意”。
相敬如宾,意味着我只需要尽我在这段关系中的义务,不留瑕疵,不留把柄,但也不需要额外展示我的真心所想、我的真性情。
这,与“同床异梦”差异何在?
戴望舒与穆时娟相差了13岁,他大约是疼爱她的,照顾她的,却没有把她当成与自己此生相伴的妻子,却总认为她更像是个孩子。
但她毕竟有自己的思想,毕竟在成长,毕竟需要表达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诉求,可惜,他听不到。或者,他听到了,但他不愿意听,他总是相信自己是对的。
于是,这段看似美满的婚姻终于以她的出走和绝然而告终。

穆时娟后又遇到了周黎庵,彼时他是青年才俊、大家庭长子,她是离婚新女性,生过孩子。
在那样的时代,他(她)们却排除万般反对,义无反顾地走在了一起,共同抚育了4个子女。
这一次牵手,就是半个多世纪。
他爱她敢于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支持她外出工作;她爱他尊重自己,心甘情愿夫唱妇随。
而今垂垂老矣,他于2003年过世,她独居上海,回忆起丈夫依旧是一脸女子沉浸在爱情中的甜蜜“他对我真的是很好很好啊!”……
戴望舒遇到了丁香般的女子,却没有化解她的哀愁。如果人生只如初见,这就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但生活如此奔腾变化,丁香姑娘也有自己的想法。神往之,却不交心,也只能看着她消失在小巷尽头。

婚姻有太多外在的东西,比如物质基础、相貌性格、家庭关系等。
据说很多大城市公园的相亲角里,父母们都列着硬件条件替子女找相亲对象,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等非常讲究门当户对。
可怜父母一片苦心,但送进了婚姻大门,就能保障婚姻长久、生活幸福吗?
婚姻似乎变成了一种配置,一种到了年龄就必须该有的配置。婚姻生活变成了一种搭伙过日子的模式,还是父母们觉得毕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但想想,一生还是好久啊,即使40年的相伴,那也有40乘以365个日子,日日朝夕相伴。
你听不懂我说的话,我看不透你的想法,我们彼此不理解,也不求理解,不求共进。
只是每天回到同一间房子,过着各自的生活,又将锅碗瓢盆的琐碎交叠在一起。然后没感觉没想法没希望地将每一日度过去,将这漫长的一生过完……
想到这,我竟不寒而栗。那到底,什么样的婚姻才有生命力?
是的,我觉得婚姻要有生命力,才能长久、健康,积极向上。
就像舒婷的《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