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

作者: 美丽和胖夫 | 来源:发表于2021-01-20 09:09 被阅读0次

以下照片均为作者于2020年元旦摄于颐和园

看过刘晓莲老师的摄影作品,感到和她的差距很大,主要是在驾驭光影的能力方面,加之手机党设备的表现力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不过和三求堂主陈钊老师学习鉴赏中国画受益匪浅,我对构图方面还是颇有信心的,再加上欲尝试新手机的新功能,于是就有了下面新年的作品:

图一:廓如亭

这是乾隆落轿受朝臣跪拜的地方,有很多摄影作品反映朝阳(或夕阳)照在红漆大柱上光影之美,我拍这张照片时太阳基本上快落山了,亭子已经昏暗下去,只有右下方树枝上还有最后一抹余晖

图二:铜牛

水粉的铜牛有一种冷色调的酷,只有背部有一点点夕阳打上的暖光

图三:趴蝮

十七孔桥从每一侧数到桥中心都是九孔,代表皇权最高等级“九五至尊”,桥两旁有四尊镇桥的桥头兽,叫趴蝮,就是传说中的避水兽

图四:十七孔桥

为控制疫情,避免在南湖岛拍摄“金光穿洞”而形成人员聚集,年底的时候南湖岛临时不再开放,才有了我这张从桥头角度拍的照片,否则桥上永远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

图五:西堤芦苇

乾隆把下江南看到的美景尽可能移植到北京,这不,颐和园西堤就是苏堤的翻版,西堤春天著名的景观是红霞(桃花)和绿云(柳树),其实秋冬的芦苇也很不错

图六:西堤老桑

和老柳树比肩的,还有一些有了年纪的老桑

图七:景明楼

这是皇族一家子赏湖钓鱼的地方,从东堤拍过去,景明楼和它的两个配楼映照在夕阳下,还可以看到远处隐隐的玉峰塔影

图八:长廊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多年前买过一本六块钱的小书,介绍长廊上彩色绘画的故事,颇有趣,以后闲暇可以写一下

图九:淸晏舫

据说乾隆根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意造此石舫,希望江山如此鲂,坚如磐石。淸晏舫的取名也是希望国家“河清海晏”

图十:冰荷

林黛玉最喜欢李义山的诗“留得残荷听雨声”,那是秋景;冬令时分,昆明湖上的残荷在结冻的冰面上也是一景呢

图十一:文昌阁

园子在建造时设了六个关卡型建筑,最初的确是为入园安保设计的,也是从亭台楼阁的人文景观到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观的过渡,这是六大城关中的一个-文昌阁

图十二:清华轩

在颐和园西北有一所小院子,叫清华轩,这个院子里住过两个没有接班的“接班人”,一个是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他从30年代到49年租赁这个小院子居住达十多年,第二个是林 彪,他在这个小院修养,为了给他汽车通行方便,70年代初还建了一座水泥小桥,如今去颐和园玩儿,Gps搜索还可以找到这座林 彪桥,百度也有词条介绍。

清华轩美丽的小门廊和院里的古树

院子里的八角莲池和单孔石桥风韵别致

玩儿颐和园不仅仅欣赏景致,还可以玩儿摄影,琢磨如何更好记录与表现这些景致;更可以了解历史,了解那些曾经在此居住的人,和在此发生过的事儿。

2021年1月2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og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