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喜欢在评价学生时说:“这个孩子的知识点掌握得不错;他做应用题很厉害;他做几何题很厉害。”……这里些评价都是结果评价。
但实际上一个人会学习,能够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一定不是因为他上一次做的结果好,而是因为他体内有一种素质,这种素质使得他能够学得好。
所以,这些研究者不断地调查,问了很多的老师,也观察了很多的学习者,最后总结出来三种核心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学习非常重。
一个是耐心,一个是挑战自我,一个是合作。就这三个东西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科学家、一个理论工作者能够走多远。
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这三种能力给学生打分。在三项打分栏里把学生每一种素质的表现都描述出来。
描述出来之后,学生也可以给自己打分,可以对自己的耐心程度做出评价,也可以对自己的合作精神做出评价。当学生开始重视这些素质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在课堂上表现出这些素质,而这些素质带来的结果,就是学习效果的好坏。
所以,这种简洁的方法能够使得评价内容减少,需要评价的能力数量减少,抓住核心素质就够了。创建一个评分标准,让学生参与到自评当中。
那什么时候做评价呢?当老师觉得这个课堂上的学生需要改变的时候,就做一个评估,可能是一个月或者是半学期做一次。做这样的评估,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老师心目当中还有哪些素质需要提高。学生也可以进行自评。
——摘自《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
网友评论